通航发展前景_通航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新网编辑 9 0

通航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突然火了?

“通航”是通用航空的简称,指除公共运输航班外的所有民用飞行活动,包括私人飞行、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短途运输、空中游览等。它之所以在近两年迅速升温,源于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松绑消费升级的三重共振。简单来说,过去飞机只能“飞高”,现在可以“飞低”,于是市场被瞬间点燃。

通航发展前景_通航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红利:空域改革与补贴清单

低空空域如何一步步放开?

2016年国务院提出“3000米以下空域分类管理”,2021年又把试点从7省扩至全域。流程从“一事一报”变为“报备即可飞”,审批时间从15天压缩到1小时。 自问:空域放开后,机场会不会不够用? 自答:不会。民航局已公布500个新建通航机场清单,2025年前将形成“县县通”网络,平均每个机场辐射半径30公里。

补贴到底能拿多少?

  • 短途运输航线:每起降一次补贴2000—6000元
  • 应急救援:按飞行小时补贴3000元
  • 飞行员培训:每人最高补贴10万元

产业链拆解:从飞机制造到运营服务

上游制造:国产机型正在弯道超车

过去90%轻型飞机靠进口,现在山河SA160领雁AG50已获型号合格证,价格比同级别进口机低30%。核心零部件如航电、发动机也在国产化,中航通飞的涡桨发动机已实现小批量装机。

中游运营:五大场景谁最赚钱?

  1. 空中游览:三亚、张家界单架次客单价1200—1800元,旺季上座率90%
  2. 短途运输:内蒙古“呼—满”航线,票价低于高铁商务座,年客流增长200%
  3. 应急救援:直升机院前急救,政府按每公里20元购买服务,毛利率可达45%
  4. 飞行员培训:私照培训费12—15万元,商照60—70万元,学员排队至2026年
  5. 农林作业:无人机植保已普及,但载重1吨以上的通航飞机仍是刚需,每亩收费8—12元

下游保障:FBO与维修的蓝海

全国仅有120座FBO(固定运营基地),而美国有5000+。一座FBO投资3000万—5000万元,三年即可回本,收入来源包括燃油差价、停机费、航材销售。


投资地图:2024—2030年黄金赛道

城市选择:看人口密度与地形

最佳组合:人口>100万+山地或海岛。例如浙江舟山、云南丽江,既有旅游客源又有交通痛点。

机型选择:电动垂直起降eVTOL

亿航EH216-S已获全球首张适航证,单次充电续航35分钟,运营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5。2025年前,珠三角将建成100条eVTOL短途航线

通航发展前景_通航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退出路径:并购与REITs

美国经验显示,运营公司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即可被大型航空集团溢价收购。国内已出现通航REITs试点,机场资产打包上市,年化分红6%—8%


风险清单:别让政策红利变成陷阱

  • 空域反复:个别地区出现“报备后仍不批”,需提前与战区、民航局三方签约
  • 人才短缺:持商照飞行员缺口1.2万人,可与航校签订定向委培锁定人才
  • 机型折旧:轻型飞机10年强制退役,需预留残值20%的再处置资金

未来场景:2030年的日常一天

早上7点,你从广州天河CBD搭乘eVTOL,15分钟降落在佛山高明机场,无缝换乘公务机飞往海南博鳌参加论坛;中午12点,无人机把澄迈荔枝空运到北京,全程4小时;下午3点,一架固定翼飞机在河北张家口草原降落,接走滑雪摔伤的游客,黄金救援1小时直达北京积水潭医院。这一切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通航日常

通航发展前景_通航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