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为何被寄予厚望?
**1. 能源结构转型的刚需** - 煤炭占比仍超55%,碳减排压力巨大 - 核电单台机组年发电量≈75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约2300万吨 **2. 技术自主化的突破** - **华龙一号**与**国和一号**两大三代技术品牌,国产化率突破90% - 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在山东石岛湾并网 ---未来十年装机规模会翻几倍?
**官方规划** - 2025年:运行装机70GW,在建30GW - 2030年:运行装机120GW,对应年均新增8-10台机组 **地方抢跑** - 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五省已锁定近80%新址 - 内陆厂址(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完成可研,静待政策开闸 ---三代技术如何做到“不怕地震不怕撞”?
**华龙一号安全壳** - 双层壳体:内层1.3米厚钢衬里,外层1.8米钢筋混凝土 - 可抵御商用大飞机撞击、9级烈度地震 **非能动安全系统** - 无需外部电源,仅靠重力、自然循环即可冷却堆芯72小时 ---内陆核电到底卡在哪?
**公众三大疑问** - 长江取水会不会导致热污染? - 答:采用闭式循环冷却塔,温排水温差<7℃,影响范围不足500米 - 万一泄漏会污染整条流域? - 答:双层安全壳+地下应急注硼系统,放射性物质无法穿透第三道屏障 - 地震带风险如何? - 答:厂址均避开活动断裂带,地基加速度设计值比历史极值高出一倍 ---核废料处理有新方案吗?
**短期:干式贮存** - 广东北龙处置场已安全运行20年,辐射监测数据仅为国家限值的0.2% **长期:深地质处置** - 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560米花岗岩体,可稳定封存10万年 - 2028年将启动地下实验室建设 ---经济性PK光伏风电,谁更划算?
**度电成本对比(2023年数据)** - 核电:0.37-0.42元/千瓦时(含乏燃料基金) - 光伏:0.28-0.35元/千瓦时(配储后升至0.45元) - 风电:0.31-0.38元/千瓦时(海上风电0.55元) **核电的独特优势** - 年发电小时数≈7500小时,是光伏的3倍 - 不参与电网调峰,可稳定替代煤电基荷 ---普通人能从核电产业链分到什么红利?
**就业增量** - 单台百万千瓦机组建设期需2.5万人,运维期需800人 - 2025年前行业人才缺口约5万,核工程、材料、自动化专业最抢手 **地方财政** - 广东阳江核电站每年缴纳地方税费超15亿元,带动周边GDP增长2.3个百分点 ---国际订单能复制高铁奇迹吗?
**已签项目** - 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机组已商运,合同总额96亿美元 - 阿根廷阿图查四号机组谈判进入尾声,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突破口** - **中东市场**:沙特、阿联酋寻求2030年核电占比15%,中国方案性价比最高 - **东欧替代**:捷克、保加利亚原拟引进美国AP1000,因成本超支转向中国技术 ---投资窗口期还有多久?
**设备端** -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核岛主设备订单已排至2028年,毛利率回升至18% **运营端** - 中国核电、中国广核A股股息率稳定在3.5%-4%,显著高于火电 **风险提示** - 需关注2025年后可能启动的核电电价市场化改革,或压缩存量机组利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