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基建托底,房地产拖累,农村市场成新变量
**1. 基建投资仍是“压舱石”** “十四五”规划明确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十万亿,**2024—2028年年均拉动水泥需求约1.2亿吨**。 - 高铁、城市轨交、跨海通道等项目周期长、水泥标号高,**吨毛利比普通地产用水泥高80—120元**。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国家级工程,**将重塑水泥物流半径**,带来区域价格洼地修复。 **2. 房地产下滑的“坑”有多大?** 2023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同比降27%,**预计2024年仍降10%左右**。 - 但保交楼政策下,**存量施工面积可支撑2024—2025年地产端水泥需求维持在6.5亿吨/年**。 - 2026年起,地产用水泥或跌破5亿吨,**基建与农村增量能否完全对冲?答案是:华东、华南可以,东北、西北较难**。 **3. 农村自建房与乡村振兴** - 2023年农村水泥消费量约2.8亿吨,**2028年有望升至3.4亿吨**。 - 装配式农房、光伏屋顶、冷链仓储等新业态,**带动42.5及以上标号水泥占比从38%提升到55%**。 --- ###供给端:产能置换、错峰生产、能耗双控三重约束
**1. 产能置换新规:僵尸产能“清零”倒计时** - 2024年起,**2500t/d及以下生产线不再允许异地置换**,预计三年削减熟料产能8000万吨。 - **广西、云南、贵州**将成为产能去化重点区域,**当地水泥价格中枢有望抬升30—50元/吨**。 **2. 错峰生产常态化** - 北方十五省采暖季错峰从120天延长至150天,**2024—2028年累计减少熟料供应3.5亿吨**。 - 南方雨季错峰与环保预警联动,**使得淡旺季价差缩小,全年均价更平滑**。 **3. 能耗双控升级:绿电与碳交易成胜负手** - 2025年水泥行业须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70%,**否则每度电加价0.1—0.3元**。 - **海螺、红狮、华新**等头部企业已布局光伏+储能,**度电成本可降至0.35元以下**,相比行业平均低0.15元,**吨熟料成本优势扩大至25元**。 --- ###价格与利润:2024年筑底,2025年反弹,区域价差拉大
**1. 价格走势预判** - 2024Q1受春节+环保影响,**华东P.O 42.5散装均价或跌破280元/吨**; - 2024Q3基建集中开工,**价格有望回到330—350元区间**; - **2025年起,供需缺口显现,年均涨幅5%—8%**。 **2. 利润弹性测算** - 煤价每下跌100元,**水泥行业吨毛利增厚25—30元**; - 若2025年动力煤长协价稳定在700元/吨,**行业平均吨净利可修复至60元**,**较2023年翻倍**。 --- ###技术革命:替代燃料、低碳熟料、CCUS商业化
**1. 替代燃料比例提升路径** - 欧盟SRF(固体回收燃料)掺烧比例已达35%,**国内头部企业2024年目标10%,2028年25%**。 - 每增加1%替代燃料,**吨熟料煤耗下降1.2kg,碳排放减少3.2kg**。 **2. 低碳熟料三大路线** - **硫铝酸盐熟料**:早强快硬,适合海洋工程,**碳排放比硅酸盐熟料低25%**; - **贝利特-硫铝酸盐熟料**:后期强度高,**可替代30%—50%普通熟料**; - **电石渣-钢渣协同熟料**:固废利用率超40%,**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70%优惠**。 **3. CCUS商业化临界点** - 当前吨CO₂捕集成本280—320元,**2027年有望降至180元**; - **长三角、珠三角**碳排放权价格若突破100元/吨,**CCUS项目IRR可达12%以上**,**海螺芜湖白马厂10万吨级示范项目已具备复制条件**。 --- ###投资地图:锁定“两高两低”区域
**高需求增速+高价格弹性** - **广西平陆运河经济带**:2024—2030年年均新增需求800万吨,**本地产能去化20%**,**价格中枢或突破400元/吨**。 **低成本+低估值** - **安徽沿江**:石灰石品位高、运输便利,**吨完全成本低于行业均值35元**; - **川渝**:2024年水泥板块PB仅0.8倍,**若需求回暖,估值修复空间50%以上**。 --- ###风险清单:不可忽视的三只“灰犀牛”
- **房地产债务二次出清**:若2025年新房销售再降15%,**地产端需求或提前见底**。 - **煤电联动机制调整**:若取消长协煤,**煤价波动将放大水泥企业盈利周期**。 - **海外低成本熟料冲击**:越南、印尼2025年新增熟料产能2000万吨,**到华南港口完税价低于本地50元/吨**,**华南价格战或重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