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投资,但需精准选点、算清现金流、匹配运营能力。

一、为什么现在讨论旅游地产正当其时?
疫情后的报复性出游、周末短途度假常态化、高净值人群“第二居所”需求,三重力量把旅游地产推上热搜。 **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的98%,而人均停留时长却增加了0.9天**,意味着“住下来”成为新趋势。 ——————————
二、旅游地产的底层逻辑变了没?
没变的是“稀缺自然资源+城市距离”,变了的是盈利模型。 过去靠卖房一次性回款,现在必须靠**运营现金流+资产增值**两条腿走路。 自问:没有持续内容运营能力还能玩吗? 自答:不能。空置率超过35%的项目,转手都难。
2.1 盈利模型拆解
- **短租收益**:Airbnb、途家平均年化4%—7%,高于住宅长租。
- **托管分成**:品牌酒店托管,业主拿房费40%—50%,省心但收益被稀释。
- **社群溢价**:配套农场、书吧、研学营地,提高复购率,反哺房价。
三、哪些区域还有10年增长红利?
用“高铁2小时+海拔1000米以下+年空气质量优良300天以上”筛一遍,剩下三条带:
- **环沪莫干山—安吉带**:上海客周末自驾2.5小时,民宿平均房价1200元/晚。
- **环京崇礼—延庆带**:冬奥遗产+滑雪学校,冬季入住率85%。
- **大三亚清水湾—土福湾带**:全国唯一冬季可下海,北方候鸟年停留4—6个月。
四、投资前必须算清的六笔账
1. **真实持有成本**:物业费6—12元/㎡·月,高于城市住宅2—3倍。 2. **淡季空窗期**:北方滨海项目11月至次年3月几乎零收入。 3. **装修折旧**:度假风硬装5年即显旧,需预留重装基金。 4. **渠道抽佣**:OTA平台15%—20%,托管公司再加10%。 5. **政策风险**:海南全域限购,需5年社保或个税。 6. **退出流动性**:二手度假别墅平均成交周期180—270天。
——————————五、开发商的新打法:从卖房到卖“会员资格”
阿那亚、麓湖、蓝城桃李春风不再强调产权,而是推**“会籍+酒店卡”**: • 一次性购卡30万,可每年免费住30天,剩余时间由平台运营分成; • 5年后可退卡,年化收益锁定4.5%。 自问:这是变相融资吗? 自答:是,但对厌恶空置的买家确实降低了决策门槛。

六、个人投资者的四条实操建议
1. 先选运营团队再选房子 看托管公司过往三年的平均入住率、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低于同城竞品15%的直接pass。 2. 控制总价≤家庭流动资产20% 度假属性≠刚需,别让它绑架现金流。 3. 用“以租养贷”倒推首付比例 假设月短租净收益6000元,贷款月供别超过4500元,留足维修基金。 4. 关注微型民宿牌照 部分城市允许“单栋不超过14间客房”办特行证,避开整栋酒店化的高门槛。
——————————七、未来五年可能出现的三大变量
• **REITs扩容**:基础设施REITs已试点,若覆盖文旅景区,将大幅提升退出流动性。 • **数字游民社区**:远程办公常态化,年均住3个月以上的“候鸟上班族”或成新客源。 • **气候溢价**:极端高温推高“清凉地产”价值,云贵高原夏季项目或补涨。
旅游地产不再是简单的“诗和远方”,而是一场需要精算、运营、退出的全周期生意。看懂规则的人,才能在下一次浪潮里真正赚到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