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未来五年赚钱吗?”——答案是非常赚钱,但赚钱逻辑正在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卖情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宠物赛道被资本疯狂加注?
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规模已达59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6%,远超同期GDP增速。驱动因素有三:
- 人口结构变化:独居青年与银发族把情感投射到宠物,形成“类亲子关系”。
- 消费升级:单只犬猫年均支出突破6000元,高端主粮、功能零食、智能用品渗透率翻倍。
- 政策松绑:多地取消养犬证年审费,宠物医疗纳入商业保险试点,降低养宠门槛。
未来五年哪些细分赛道最暴利?
1. 宠物医疗:从“治病”到“预防+长寿”
宠物医院毛利率普遍45%-55%,牙科、肿瘤、影像科成为新利润引擎。
自问:为什么宠物看病比人贵?
自答:因为供给稀缺——全国执业兽医仅16万人,却要服务1.2亿只宠物,供需失衡推高客单价。
2. 宠物殡葬:情绪价值溢价十倍
火化+纪念品套餐客单价1500-8000元,高端定制骨灰晶石、克隆服务客单价3万元起。
自问:年轻人愿为宠物后事花大钱?
自答:Z世代把宠物当“孩子”,殡葬仪式是情感闭环,价格敏感度极低。
3. 智能用品:懒人经济催生新刚需
自动喂食器、智能猫砂盆复购率38%,带摄像头的饮水机溢价200%。
自问:硬件厂商如何避免同质化?
自答:绑定订阅制耗材(如专用滤芯、定制粮),把一次性买卖变持续现金流。
宠物店加盟还是自营好?
加盟派:借力品牌,赢在起跑线
- 供应链优势:头部品牌集中采购,主粮进货价比散户低12%-18%。
- 流量扶持:美团、抖音团购由总部代运营,新店3个月可冲进区域TOP。
- 风险提醒:加盟费10-30万,毛利需分3%-5%给总部,回本周期拉长至18-24个月。
自营派:灵活高毛利,但门槛更高
- 利润最大化:自主进货毛利可达60%,活体销售无分成。
- 差异化打法:可引入小众进口粮、手工鲜食,吸引高净值客群。
- 核心挑战:需自建私域流量(社群+小程序),否则被连锁品牌用价格战拖垮。
自答:资金<50万且缺乏供应链资源,优先选轻资产加盟;有宠物美容/训犬特长,可尝试自营工作室,用技能换溢价。
下沉市场是不是伪需求?
三线及以下城市宠物增速27%,高于一线14%,但消费结构截然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活体交易占比高:县城用户更愿花2000-5000元买品种犬,而非高端用品。
- 信任成本更高:熟人推荐比广告有效,需深耕本地KOC(如宠物群群主、兽医)。
- 盈利模型差异:下沉门店面积80㎡以内,主打“洗护+活体+基础医疗”,SKU控制在300个以内,降低库存压力。
如何抓住“它经济”最后一波红利?
无论加盟还是自营,必须完成三大转型:
- 从卖货到卖服务:洗护会员卡锁客,年度套餐复购率65%。
- 从线下到全域:抖音直播领养日+小红书寄养日记,线上引流占比需≥40%。
- 从个体到社群:建立“宠物家长群”,每月举办生日会/相亲会,把客户变“股东”。
未来五年,宠物行业不会停止增长,但只有理解“情感溢价”逻辑的从业者,才能分到最大蛋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