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地位:寿险龙头的护城河有多深?
中国人寿占据寿险市场20%以上的份额,拥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与代理人队伍,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短期内难以被超越。监管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长期保持在200%以上,远高于监管红线,这意味着即便遭遇极端风险事件,公司也有充足资本缓冲。

二、政策红利:养老金融与税优健康险带来哪些增量?
国家层面正在加速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建设,中国人寿已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扩容后,预计每年可为行业带来千亿级保费增量,而国寿凭借品牌与渠道优势有望切走三成以上蛋糕。
- 税优健康险:2024年新版税优目录将重疾险、长期医疗险纳入抵扣范围,国寿已上线三款税优新品,预计贡献新单保费50亿元。
- 养老社区:“国寿嘉园”已布局12城,入住率超85%,形成保险+养老的闭环盈利模式。
三、投资端:如何在低利率时代稳住收益?
市场最担心的问题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是否加剧?中国人寿给出的答案是“哑铃型”资产配置:
- 超长期利率债:锁定30年期国债,久期缺口控制在6年以内,降低再投资风险。
- 另类投资:2023年新增基础设施REITs配置200亿元,平均股息率5.8%,高于传统固收。
- 权益仓位:维持10%-12%的灵活区间,重点加仓高股息央企,2023年股票分红收入同比增长18%。
四、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能否降本增效?
中国人寿“睿运营”项目已覆盖90%保单流程,核保自动化率提升至75%,理赔申请到支付最快2分钟完成。代理人端上线“国寿易学堂”AI培训系统,新人三个月留存率提高12个百分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健康险直付:客户就诊后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医院与保险公司数据实时交互,试点地区理赔时效缩短70%。
五、估值与分红:当前价位隐含怎样的预期?
截至2024年4月,中国人寿A股股价对应0.65倍PEV(股价/内含价值),处于近十年10%分位。横向对比,平安寿险PEV为0.8倍,新华保险0.7倍,国寿估值折价明显。

分红方面,公司承诺分红率不低于30%,2023年每股派息0.65元,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4.2%,高于十年期国债170BP。
六、潜在风险:哪些因素可能打破增长逻辑?
问:人口负增长会不会导致寿险需求萎缩?
答:短期看,主力客群(30-50岁)人口规模2025年前仍保持稳定;长期看,人均GDP突破1.5万美元后,寿险深度(保费/GDP)有望从当前2.1%向发达国家5%-8%靠拢,抵消人口结构影响。
问:地产风险敞口是否可控?
答:中国人寿对房企债券敞口不足总投资资产的2%,且90%以上为央企地产与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抵押项目,违约概率极低。
七、未来三年关键指标展望
指标 | 2024E | 2025E | 2026E |
---|---|---|---|
新业务价值增速 | 8% | 10% | 12% |
总投资收益率 | 4.5% | 4.7% | 4.8% |
EV复合增长率 | 9% | 10% | 11% |
若上述目标达成,当前价位对应的2026年PEV将降至0.5倍,估值修复空间超过5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