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现在都在谈“建筑模板前景”?
过去五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年均增速**42%**,模板作为装配式施工的核心耗材,被资本、房企、材料商同时盯上。只要工地还在,模板就少不了,但“还能火多久”取决于**技术替代速度**与**政策红利周期**。

二、建筑模板还能火多久?先看三大硬指标
1. 政策红利:至少延续到2030年
-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30%**,模板需求刚性增加。
- 住建部2023年试点“绿色建材采信”,铝模、塑料模进入**政府优先采购清单**。
2. 成本拐点:铝模PK木模已打平
以30层住宅为例:
- 木模综合单价:**38~42元/㎡**(含摊销)
- 铝模综合单价:**36~40元/㎡**(周转80次)
- 铝模节省抹灰、减少抹灰厚度20mm,**额外降低主体成本15~20元/㎡**。
3. 技术替代:塑料模、3D打印模仍在婴儿期
塑料模耐高温不足、3D打印模量产成本过高,**5年内无法撼动铝模主流地位**。
---三、建筑模板前景怎么样?产业链拆解
上游:铝锭价格波动如何传导?
铝锭每上涨1000元/吨,铝模成本增加**1.8~2.1元/㎡**。头部企业通过**“铝价套保+长期锁价”**把风险转给下游总包。
中游:租赁模式为何爆发?
- 房企现金流紧张,**“以租代买”**成为主流,租赁率从2019年的35%提升到2023年的**68%**。
- 头部租赁商毛利率**28%~32%**,高于传统销售模式10个百分点。
下游:哪些工程场景最赚钱?
高层住宅>标准厂房>医院学校>市政桥梁。其中**30~33层住宅**铝模周转次数可达90次,回本周期最短。
---四、自问自答:投资者最关心的5个问题
Q1:现在入局开铝模厂还来得及吗?
答:看区域。华东、华南产能已过剩,**西南、华中**仍有缺口;新厂需绑定**TOP30房企集采库**,否则订单不稳。

Q2:二手铝模翻新生意能做吗?
答:能。旧模收购价**18~22元/kg**,翻新后租赁价**0.9~1.1元/㎡/天**,毛利可达**40%**,但需解决**型材变形检测**技术。
Q3:塑料模板有没有可能逆袭?
答:在**地下室、管廊**等潮湿环境有优势,但强度只有铝模的60%,**高层核心筒无法使用**,短期仍是补充。
Q4:出口市场值不值得做?
答:东南亚基建爆发,越南、印尼铝模**90%依赖进口**,中国铝模FOB价**42~45美元/㎡**,比当地低20%,**海运周期30天**是唯一瓶颈。
Q5:政策退坡后会不会一地鸡毛?
答:不会。即便2028年后补贴减少,铝模的**人工节省、工期缩短**优势已形成刚性需求,参考脚手架行业,**市场化后集中度反而提升**。
---五、2024-2029年趋势预测
- 铝模渗透率从当前**25%**提升到**55%**,对应市场规模**1200亿元→2100亿元**。
- 租赁商前10强市占率从**38%**提升到**65%**,中小厂被并购或转型做**异型件定制**。
- 数字化:RFID芯片+模板BIM库成为头部企业标配,**丢模率从8%降到2%**。
- 碳交易:每吨铝模可减少**1.2吨CO₂排放**,2026年起可卖碳汇**50~80元/吨**,额外利润**1.5~2元/㎡**。
六、给从业者的三条行动建议
1. 区域选择:优先布局GDP增速>6%且装配式政策强制执行的省份,如四川、湖南、安徽。

2. 技术投入:每年拿出营收的3%做旧模翻新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25%。
3. 客户绑定:与央企总包签3年战略协议,锁定价格+排产计划,避免淡季停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