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价为何在过去一年里持续震荡?
**答案:全球能源成本波动、供应链重构与需求端复苏节奏不一共同导致铝价剧烈起伏。** 能源密集型电解铝的电力成本占比高达35%,欧洲天然气价格从2022年高点回落后,海外冶炼厂复产进度慢于预期;与此同时,中国云南水电季节性短缺迫使部分产能提前检修,供应端“脉冲式”收缩放大了价格弹性。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与光伏装机用铝量年均增速超25%,但传统建筑型材订单恢复缓慢,多空力量交错,最终形成“快涨慢跌”的锯齿行情。 ---未来五年铝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哪里?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单车用铝量将由当前180 kg提升至2028年的260 kg,全球渗透率突破60%。 - **光伏边框与支架**:每GW装机耗铝量约1.4万吨,2024-2028年全球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到350 GW。 - **电网升级**:特高压铝导线替代钢芯铝绞线,导电率提升5%的同时减重15%,国网“十四五”投资规划明确铝导线占比不低于40%。 - **包装与消费电子**:铝箔在动力电池壳体、5G散热片中的渗透率快速提高,CAGR保持在8%以上。 ---供应端瓶颈:产能天花板与绿色冶炼技术赛跑
**中国4500万吨产能红线**已逼近上限,新增项目必须等量或减量置换;海外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虽规划超800万吨电解铝,但受制于电力稳定性与环保审批,实际投产进度滞后。 绿色低碳成为突围关键: - **惰性阳极技术**可将吨铝碳排放从12吨降至2吨,俄铝、海德鲁已启动万吨级示范线; - **再生铝保级利用**比例目标2030年达到50%,每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的5%; - **风光储直供电解槽**在云南、内蒙古试点,绿电铝溢价已扩大至300-500元/吨。 ---地缘贸易重塑:关税、碳关税与资源民族主义
- **欧盟CBAM过渡期细则**要求2026年起进口铝产品提交碳排放数据,未达标者面临20%-35%关税;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符合北美FTA原产地规则的铝材给予10%额外补贴,墨西哥、加拿大冶炼厂成为直接受益者; - **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政策延长至2025年,倒逼中国企业在当地建设氧化铝-电解铝一体化园区,投资周期拉长至5-7年。 ---投资视角:哪些细分赛道具备α收益?
**一体化龙头**:拥有自备电厂、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加工全产业链的企业,吨铝盈利波动区间收窄至±800元,显著优于行业平均±2000元。 **再生铝回收网络**:报废汽车、建筑拆解料源争夺白热化,掌握前端回收渠道的企业可锁定15%毛利率。 **高端铝箔**:电池级12μm双面光箔加工费已突破3万元/吨,技术壁垒在于针孔率<50个/m²与表面润湿张力≥34 dyn/cm。 **绿电铝认证**:欧洲车企要求2027年后供应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铝,提前布局光伏直供产能的标的享受估值溢价。 ---风险清单:需求不及预期与政策黑天鹅
- 若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从30%回落至15%,铝需求增量将减少120万吨/年; - 中国“阶梯电价”政策若进一步上调高耗能行业电价,电解铝现金成本曲线将整体抬升1500元/吨; - 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导致美元走强,伦铝价格可能二次探底至2000美元/吨以下,压缩国内出口利润。 ---2028年铝市场情景推演
**基准情景**: - 全球原铝产量7500万吨,再生铝占比35%; - 中国净出口量降至50万吨以内,印尼成为最大增量来源; - 伦铝价格中枢维持在2400-2600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运行在18000-20000元/吨区间。 **乐观情景**: - 绿电铝溢价扩大至1000元/吨,具备碳足迹认证的企业EBITDA利润率提升5个百分点; -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延迟,铝箔需求额外增加80万吨。 **悲观情景**: -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需求负增长2%,库存天数升至45天,铝价跌破成本线引发新一轮减产。 ---企业如何提前布局?
- **锁定长协矿**:与几内亚、澳大利亚矿山签订铝土矿五年期长单,对冲现货溢价风险; - **建设分布式光伏**:在电解铝厂区屋顶铺设200MW光伏,年发电量可覆盖10%用电需求; - **开发闭环回收体系**:与汽车拆解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确保再生铝原料稳定供应; - **申请绿色认证**:通过ASI Performance Standard认证,获得宝马、奔驰等车企订单优先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