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公司还能赚钱吗?能,但必须换打法。随着结婚人数下降、预算缩减、线上平台崛起,传统“包办式”婚礼已难以为继;而“轻定制+内容营销+多元盈利”的新模式,却让一批新锐婚庆品牌逆势增长。本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行业现状、盈利逻辑与落地策略,帮你判断这条赛道是否值得继续深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庆市场真的在萎缩吗?
总量在缩小,结构在升级。
- 民政部数据显示,近五年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跌至813万对,但客单价却从6.8万元涨到11.2万元。
- “90后”“95后”更愿意为情绪价值、社交货币、沉浸式体验买单,导致高端定制、小众目的地婚礼需求激增。
- 下沉市场反而出现“补偿性消费”,三四线城市单场婚礼预算首次突破8万元。
结论:市场蛋糕变小,但奶油更厚。
婚庆公司还能靠什么盈利?
1. 轻定制套餐:用“标准化+模块化”降本增效
传统全案动辄20万元起,轻定制把场景拆成迎宾区、仪式区、宴会区三大模块,每模块提供3-5套成熟设计,新人自由组合,客单价控制在5-8万元,毛利率仍可达45%。
2. 内容电商:把婚礼做成“可售卖的IP”
把布置细节拍成竖屏短视频挂购物车,同款道具、请柬、伴手礼直接分销。杭州某品牌靠抖音直播,单场GMV破120万元,其中道具零售占62%。
3. 目的地婚礼+旅拍:一次接单,三重收入
套餐包含机票、酒店、仪式、旅拍,新人带亲友团“旅游结婚”。云南、海南、川西已成热门,人均消费2.5万元,复购旅拍率38%。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企业延伸:年会、发布会、宝宝宴
利用现有灯光舞美团队切入B端,单场利润比婚礼高30%,且账期更短。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怎么办?
把“一次性流量”变成“可复用资产”。
- 小红书关键词矩阵:把“小众婚礼”“户外婚礼”“极简婚礼”拆成100个长尾词,每周发3篇图文+1条视频,6个月可沉淀5万精准粉丝。
- 私域社群裂变:婚礼结束后邀请新人入群,定期推送纪念日策划、宝宝宴优惠,老带新成交率可达27%。
- 跨界联名:与婚纱、珠宝、酒店做“一站式礼包”,共享客户名单,获客成本直降40%。
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不是做更大的场面,而是做更深的情绪。
- 主题故事化:把新人相识经历写成3分钟微电影,在仪式开场播放,现场哭倒一片,后续视频在B站自然流量破百万。
- 科技沉浸:使用AR签到、全息投影、实时云直播,让异地亲友也能“到场”,北京某团队借此溢价50%仍档期爆满。
- 可持续婚礼:用可降解花艺、电子请柬、捐赠余量食物,吸引环保主义新人,品牌好感度提升显著。
未来五年,婚庆公司必须抓住的三条主线
主线一:数字化运营
从客户首次咨询到售后回访,全部接入CRM系统,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提升2.3倍。
主线二:供应链柔性化
与道具工厂签“小单快返”协议,库存周转天数从90天降到21天,现金流压力骤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线三:人才复合化
策划师必须懂短视频脚本、摄影师要会直播导播、销售要能做社群运营,单人产出提高60%。
结语:婚庆行业没有末日,只有洗牌
当“结婚”不再是人生必选项,婚庆公司就必须从“仪式供应商”升级为“幸福体验设计师”。谁能用更低成本讲好更动人的故事,谁就能在缩量的市场里切到最大的那块奶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