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旅游产业依旧被全球资本视为“现金流发动机”。但赚钱逻辑已从“卖线路”升级为“卖体验、卖内容、卖数字资产”。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行业前景与盈利路径。

一、为什么疫情后旅游反而更赚钱?
需求反弹+消费升级是核心。2023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九成,但人均支出增长近三成。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国内游客人均花费首次突破千元,“报复性出游”叠加“品质化需求”,让高端定制、主题研学、康养旅居等细分赛道利润率高达30%—50%。
---二、哪些细分赛道最被资本看好?
- 城市微度假:2小时车程内的露营综合体、沉浸式夜游,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8个月。
- 银发旅居:60—75岁人群年均出游3.7次,客单价是年轻人的2.3倍,医养结合型目的地溢价明显。
- 跨境医疗+旅游:泰国、马来西亚的医美套餐客单价超5万元,复购率超40%。
三、数字化如何重塑盈利模型?
1. 私域流量池=低成本复购引擎
传统OTA抽佣15%—20%,而抖音/小红书企业号+小程序直订可将抽佣降至3%以内。云南某民宿通过“短视频种草+社群秒杀”,淡季入住率从30%拉到85%,单客获客成本从120元降到18元。
2. 数字藏品与虚拟景区
张家界发行“三千奇峰”NFT门票,限量一万份,单价99元,上线两分钟售罄,二次交易溢价最高达8倍。虚拟景区则通过广告植入、品牌联名实现“边建边盈利”。
---四、政策红利在哪里?
2024—2028年,国家将投放3000亿元文旅专项债,重点支持: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00万元)
- 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
- 数字文旅创新项目(贷款贴息最高达80%)
五、普通人如何低成本切入?
1. 成为“目的地买手”
在小红书/抖音挖掘小众目的地,与本地民宿、餐厅谈独家协议,打包成“三天两晚沉浸式剧本杀”或“非遗手作+围炉煮茶”套餐,毛利可达60%。

2. 做“银发旅游经纪人”
考取老年旅游服务师资格证(人社部新职业),帮退休群体规划旅居路线,按人头收服务费+酒店返佣,单人利润800—2000元。
3. 开发“AI旅行规划插件”
基于ChatGPT或文心一言,训练本地化行程生成模型,嵌入景区公众号或旅行社官网,按调用量收费,每千次查询收益约50元。
---六、未来五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同质化过剩。当所有景区都在做夜游、露营、剧本杀,用户审美疲劳会加速。破解之道:
- IP深度绑定:如敦煌研究院与王者荣耀联名,让“飞天皮肤”带动线下研学团溢价50%。
- 数据资产沉淀:通过会员系统记录游客偏好,反向定制二销产品,复购率可提升3倍。
七、2025年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场景
“太空+极地”旅游平民化:SpaceX亚轨道飞行票价已从2.8亿元降到200万元,预计2026年再降70%。南极邮轮新增“科学家随行”套餐,客单价30万元,名额提前一年售罄。
“AI数字分身”代打卡:游客上传照片生成数字人,在元宇宙景区完成“云登顶珠峰”,实体景区按流量分成,预计带来15%额外收入。

旅游产业正在从“卖床位”进化到“卖时间、卖情感、卖身份认同”。谁能把内容、科技、政策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谁就能在未来五年分到最大蛋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