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行业整体增长动力来自哪里?
2017年全球电子产业产值突破1.8万亿美元,**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板块贡献了近六成增量。其中,中国本土市场贡献了全球新增需求的42%,**5G预商用、AI芯片、OLED面板**成为资本最青睐的三大赛道。

消费电子:手机饱和后还有哪些机会?
全面屏与双摄成为差异化卖点
2017年全面屏渗透率从年初的3%跃升至年末的21%,**三星S8、iPhone X**带动产业链快速放量。双摄模组单价较单摄提升约80%,**舜宇光学、欧菲光**因此实现利润翻番。
可穿戴设备进入2.0时代
Apple Watch Series 3首次加入eSIM,**独立通话+运动健康**场景激活了3000万潜在用户。国内厂商**华米、华为**通过低价心率手环抢占千元以下市场,年出货量突破2000万只。
汽车电子:为何被称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2017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22万辆,**每辆车半导体价值量从300美元升至450美元**。特斯拉Model 3的域控制器架构,让**英伟达Drive PX2**订单排至2019年。
- ADAS渗透率:中国从12%提升至23%,毫米波雷达降价30%
- 功率半导体:SiC器件在充电桩应用比例达15%,比亚迪率先量产
- 车联网模组:4G T-Box价格跌破200元,阿里斑马系统装机超50万
半导体:国产替代的真实进展如何?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2601亿美元,**存储器占37%**。长江存储32层3D NAND试产,**合肥长鑫**19nm DRAM良率爬坡至70%,打破海外垄断仍需3-5年。
设计环节:海思麒麟970的里程碑意义
全球首款手机AI芯片采用**10nm工艺+寒武纪NPU**,跑分超越骁龙835,证明**中国设计能力已跻身第一梯队**。

制造环节:中芯国际的追赶策略
通过**28nm HKMG工艺**为高通代工低端骁龙处理器,**14nm FinFET**风险试产良率仅58%,与台积电差距约两代。
供应链:涨价潮背后的深层逻辑
2017年MLCC、存储器、PCB轮番涨价,**被动元件龙头村田**将0603规格价格调升50%。根本原因在于:
- 日系厂商退出中低端产能
- 新能源车消耗**传统产能的3倍**
- 硅片缺货导致**8英寸线产能利用率超95%**
政策:大基金如何改变产业格局?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募资2000亿元,**重点投向存储器、化合物半导体**。2017年典型案例:
- 士兰微获大基金6亿元投资,建设4/6英寸兼容SiC产线
- 三安光电333亿元泉州项目,聚焦Mini/Micro LED外延片
投资:哪些细分领域值得提前布局?
2017年电子板块PE中位数45倍,**高估值需要高增长消化**。机构调研显示,**2020年前确定性最高的三大方向**:
| 细分领域 | 2017-2020 CAGR | 核心标的 |
|---|---|---|
| 5G射频前端 | 35% | 卓胜微、信维通信 |
| 光学屏下指纹 | 120% | 汇顶科技、欧菲光 |
| 车载摄像头 | 28% | 联创电子、晶方科技 |
风险:2017年行业最大的灰犀牛是什么?
苹果供应链**库存调整**导致四季度部分厂商营收下滑30%,**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成为隐形炸弹。此外,**面板产能过剩**使55寸4K电视面板价格全年下跌34%,京东方利润增速从Q2的45倍骤降至Q4的3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