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如何重塑矿产需求版图?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储能、风光发电三大领域将占全球铜、锂、镍、钴、稀土总需求的50%以上。过去十年,石油与煤炭的“能源王者”地位正在被锂、钴、镍等新能源金属快速蚕食。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意味着谁掌握资源,谁就拥有定价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能源矿产需求会暴涨吗?
会。彭博NEF测算,2040年全球锂需求将较2023年增长7.4倍,镍需求增长2.6倍,钴需求增长3.3倍。驱动因素来自:
- 动力电池装机量: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将突破3TWh,对应锂盐需求超120万吨LCE。
- 储能赛道爆发:美国IRA法案、欧盟REPowerEU计划合计撬动超2000亿美元储能投资。
- 电网升级:每GW海上风电需铜1.1万吨,陆上风电需铜0.6万吨。
哪些国家将成为下一轮资源争夺焦点?
传统矿业巨头智利、澳大利亚、刚果(金)仍占主导,但阿根廷、印尼、加拿大、非洲新矿区正在快速崛起。
南美“锂三角”能否继续躺赢?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锂浓度全球最高,但环保审批趋严、社区冲突频发导致扩产节奏放缓;阿根廷盐湖项目因税收优惠+外资友好吸引赣锋、Livent等巨头加速布局。
印尼的镍铁“阳谋”
印尼2020年禁止原矿出口后,通过“下游冶炼+新能源电池”组合拳,将红土镍矿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2024年印尼高压酸浸(HPAL)项目集中投产,有望重塑全球一级镍供应格局。
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矿产价值链中突围?
“资源在外、加工在内”的传统模式正在升级为“股权+长单+技术换资源”的立体布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股权锁定:天齐锂业持股SQM、紫金矿业收购西藏朱诺铜矿,提前锁定15年以上权益产量。
- 技术输出:华友钴业向印尼QMB项目输出HPAL工艺,换取20年包销权。
- 金融工具:洛阳钼业与宁德时代成立联合体,以电池回收技术换取Kisanfu铜钴矿包销。
ESG与地缘政治风险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欧盟《电池法规》要求2027年后动力电池碳足迹声明,倒逼矿企采用可再生能源+闭环回收。同时,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设置“友岸采购”门槛,将刚果(金)钴、俄罗斯镍排除在补贴清单之外。
企业如何应对?
- 溯源系统:嘉能可、特斯拉已部署区块链追踪钴供应链,降低“冲突矿产”风险。
- 本土化比例:中资企业在南美盐湖项目要求40%以上设备由当地采购,换取社区支持。
- 回收闭环:格林美2025年回收镍钴锂总量将相当于一座中型矿山,对冲原生矿波动。
未来五年价格走势预判
| 品种 | 2024均价 | 2027预测区间 | 核心变量 |
|---|---|---|---|
| 电池级碳酸锂 | 12万元/吨 | 8-15万元/吨 | 非洲绿地项目投产节奏 |
| 电解镍 | 1.8万美元/吨 | 1.5-2.2万美元/吨 | 印尼HPAL达产率 |
| 钴 | 3.2万美元/吨 | 2.5-4万美元/吨 | 刚果(金)手采矿占比 |
普通人如何参与这场“白色石油”盛宴?
三条路径值得关注:
- ETF工具:华宝中证有色金属ETF、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覆盖上游资源+中游材料。
- 期货套利:沪镍、碳酸锂期货已上市,关注跨期正套(买近卖远)机会。
- 回收赛道:动力电池退役潮将在2026年爆发,提前布局梯次利用+湿法回收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