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未来发展趋势_液化气还能用多久

新网编辑 30 0

液化气还能用多久?

按照当前全球探明储量与年消费量测算,**液化气(LPG)静态可采年限约46年**。若叠加页岩气、深海气田等非常规资源,技术可采年限可延长至70年以上。但“能用多久”并非简单数字游戏,而是取决于三条变量:替代速度、回收技术、政策强度。 ---

液化气未来十年需求曲线:三大引擎与两大刹车

需求引擎一:新兴市场炊事刚需

印度、孟加拉、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有**7.3亿人口**依赖薪柴与煤炭做饭。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5年这些地区LPG年增量将达**2700万吨**,相当于目前全球贸易量的18%。

需求引擎二:化工原料“轻质化”浪潮

全球乙烯裂解装置正从石脑油转向乙烷与丙烷。美国海湾沿岸2025年前将新增**6套**百万吨级PDH装置,单套年耗液化气**90万吨**。

需求引擎三:船用燃料“硫税”红利

IMO2020限硫令后,LPG作为船舶燃料的硫氧化物排放几乎为零。克拉克森统计,2023年全球LPG动力船订单同比暴涨**340%**。

刹车片一:电气化替代

中国“煤改电”经验表明,当电网覆盖率超过98%、居民电价低于0.6元/度时,**LPG炊事需求年均下滑5%**。

刹车片二:氢能分流

日本ENEOS已在东京湾建成**50万吨/年**的液化氢接收站,直接抢占原LPG工业供热份额。 ---

技术突破:液化气会被谁取代?

生物丙烷的“绿色溢价”临界点

Neste公司数据显示,当欧盟碳价高于**90欧元/吨**时,生物丙烷(由废油脂制取)即可与化石液化气平价。2024年5月,欧洲碳价已突破**100欧元**。

氨燃料的“零碳”诱惑

韩国现代重工正测试**LPG/氨双燃料发动机**,热效率比纯LPG提升12%,且氨燃烧不产生CO₂。但液氨需零下33℃储存,基础设施改造成本高达**3000美元/吨**。

地下储库的“战略缓冲”价值

中国金坛盐穴库群已具备**100万吨**LPG战略储备能力,相当于全国15天民用消费量。**储库周转率每提高1次,可平抑冬季价格波动8%-12%**。 ---

政策变量:补贴退坡与碳关税

印度PMUY补贴计划收缩时间表

- 2023财年:每罐补贴200卢比 - 2025财年:补贴降至100卢比 - 2027财年:完全市场化定价 **补贴退坡后,农村LPG需求增速将从12%骤降至3%**。

欧盟CBAM对液化气出口的隐形税

2026年起,中国出口欧洲的丙烷衍生物(如丙烯腈)将面临**每吨80欧元**的碳成本,相当于削弱**4%**的利润空间。 ---

投资视角:哪些环节还有十年红利?

物流套利:VLGC船队“运力真空”

2025-2027年全球仅有**8艘**新造VLGC交付,而需求增量需**12艘**运力匹配。**运价中枢有望从3万美元/天上移至5万美元/天**。

深加工:丙烷脱氢(PDH)装置“窗口期”

中国PDH产能2023年已达**1800万吨**,但丙烯-丙烷价差仍维持在**120美元/吨**的盈利线以上。**技术迭代(如Oleflex工艺催化剂寿命延长30%)可延长装置现金回报期至8年**。

终端场景:农村微管网“最后一公里”

相比LNG需零下162℃储存,LPG在**零下42℃**即可液化,适合村级小储罐。**单户初装成本可控制在800元以内,比LNG低60%**。 ---

终极问答:液化气是过渡能源还是终极方案?

**在化工领域**,LPG作为轻质烯烃原料的地位十年内无法撼动——即便绿氢普及,丙烷脱氢副产的高纯氢仍具成本优势。 **在燃料领域**,它更像“桥梁”:在电网未及的农村与航运业,LPG填补的是“能源可达性”缺口;当电网覆盖率超过95%或氨燃料基础设施成熟后,其份额将自然萎缩。 **投资者需紧盯两条红线**:当全球生物丙烷产能突破**500万吨/年**(预计2030年),或当氨燃料加注港口数量超过**200个**(目前仅23个),LPG的替代临界点即宣告到来。
液化气未来发展趋势_液化气还能用多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