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还能火多久?答案是:至少再火十年,但形态会不断迭代。从千团大战到社区团购,再到直播团购,每一次洗牌都在验证“低价+社交+即时履约”这条底层逻辑的生命力。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团购未来十年的机会与风险。

团购为什么不会消失?
团购的本质是规模议价+需求聚合,只要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不变,团购就永远有市场。
- 刚需品类持续扩张:生鲜、日用、母婴、宠物用品四大类目贡献了超过70%的订单量,且复购周期短。
- 下沉市场渗透率仍低:三四线城市团购用户占比不足35%,对比一线城市68%的渗透率,空间巨大。
- 供应链效率还在提升:产地直采、冷链共配、前置仓密度增加,成本每年下降3%-5%,让利空间持续释放。
未来团购会长什么样?
1. 场景碎片化:从“拼团”到“随团”
过去是固定时间开团,未来是24小时滚动团。用户刷短视频时看到榴莲19.9元/斤,点击“随买随团”,系统即时匹配附近3公里内同需求人群,30分钟达。
2. 团长角色升级:从“宝妈”到“本地KOC”
平台开始用GMV+内容质量双维度考核团长,头部团长月收入突破5万,但门槛提高到:会拍短视频、懂社群运营、能处理售后。腰部团长将被AI客服+无人货柜替代。
3. 品类突破:从“买菜”到“买服务”
2024年美团、抖音已内测家政团购:3小时日常保洁89元,10人成团后自动预约阿姨。教育、健身、宠物洗澡等本地生活服务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哪些玩家能活到2030年?
不是比谁烧钱多,而是比谁离产地更近、离用户更近、离数据更近。

| 能力维度 | 传统平台(美团优选) | 内容平台(抖音团购) | 供应链企业(锅圈食汇) |
|---|---|---|---|
| 流量成本 | 高(依赖地推) | 低(算法分发) | 中(门店自然流) |
| 履约成本 | 高(中心仓模式) | 中(第三方合作) | 低(自建冷链) |
| 毛利空间 | 8%-12% | 15%-20% | 25%-30% |
结论:供应链型企业+内容平台组合可能诞生终极形态:抖音负责种草,锅圈负责履约,双方按GMV分账。
中小商家如何抓住红利?
第一步:选“高毛利+高复购”品类
避开低毛利标品(如矿泉水),主攻半成品菜、地方特产、网红零食,毛利率需≥25%才能覆盖平台扣点。
第二步:用“直播+团购”做冷启动
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商流量扶持政策:新账号开播前7天,同城流量占比≥60%。实测19.9元3斤小龙虾套餐,单场直播可出800单,获客成本仅1.2元/人。
第三步:把公域流量囤到私域
用企业微信建“小区吃货群”,每天发3款限量爆品,群内成交占比逐步提升到40%,可降低平台扣点5%-8%。
政策风险怎么破?
2023年《社区团购九不得》出台后,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被明令禁止。应对策略:

- 价格体系透明化:所有商品标注“日常价/团购价/成本价”,接受用户监督。
- 供应链溯源上链: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全流程,政府抽检一次通过率提升27%。
- 团长合规培训:每月组织《食品安全法》考试,不合格者强制下架。
最后三个关键问题
Q:个人现在做团购还有机会吗?
A:有,但必须绑定垂直场景。例如专做“健身房轻食团”,与3家连锁健身房合作,每天下午4点前预售,6点配送到店,毛利可达40%。
Q:社区团购和即时零售会融合吗?
A:已经在融合。美团闪购的“团好货”频道就是案例:用户可单独买(29分钟达),也可发起团购(次日达省30%费用)。
Q:AI会取代团长吗?
A:会取代60%机械劳动(发单、统计、售后),但“邻里信任”无法被替代。未来优秀团长的核心竞争力是选品审美+危机公关,比如榴莲不熟如何秒赔并让用户继续复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