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行业真的还有增长空间吗?
过去十年,中国电梯保有量从二百万台跃升至八百万台,看似饱和,实则**存量更新+旧楼加装+海外市场**三条赛道正接力爆发。旧梯服役十五年以上需强制更新,仅北上广深就超过三十万台;全国待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约二百五十万栋,政策补贴已下沉到县级市;东南亚、中东、拉美城镇化率仍处低位,中国电梯出口连续三年增速超2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来十年,电梯技术将走向何方?
1. 无机房与小机房成主流
传统机房占顶层空间约十五平方米,无机房方案把驱动系统直接嵌入井道顶部,**释放可售面积**、降低土建成本,已被万科、龙湖等头部房企列为精装交付标准。
2. 碳纤维曳引绳取代钢丝绳
德国某品牌已量产碳纤维绳,重量仅为钢丝绳的20%,**提升20%运行效率**并减少30%能耗,预计2026年成本可与钢丝绳持平。
3. 数字孪生运维
通过传感器实时映射电梯“健康画像”,**故障预警提前72小时**推送至维保工程师手机,上海浦东某甲级写字楼试点后停梯投诉下降90%。
旧楼加装电梯的盈利模式清晰吗?
政府补贴每台十至二十万元,居民按楼层分摊剩余费用,第三方公司负责十年维保。以六层老楼为例:
- 总造价四十五万元,政府补贴十五万元,居民出资三十万元;
- 低层住户仅付一万,高层住户最高付八万;
- 电梯广告与屋顶光伏年收益约三万元,**五年即可回本**。
电梯企业如何抢占海外市场?
东南亚城镇化率平均55%,每千人电梯保有量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中国厂商的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本地合资建厂**:规避关税并拿到政府订单;
- **整梯出口+散件组装**:降低运输成本;
- **金融租赁方案**:与银行合作提供五年分期,首付仅需15%。
维保后市场会成为金矿吗?
中国电梯维保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但**原厂维保率不足30%**。新规要求“电梯保险+服务”一体化,倒逼小散维保公司退出。头部企业通过:
- 物联网锁客:绑定原厂配件供应;
- 按需维保:从固定月检改为数据触发式保养,**降低40%人力成本**;
- 延保套餐:十年全包服务,毛利率高达50%。
政策变量如何影响行业?
2025年即将实施的《电梯安全条例》提出:
- 强制报废年限从十五年缩短至十二年;
- 所有新装电梯必须预留应急救援通道;
- 公共建筑电梯需配置停电自动平层装置。
这些条款将**直接释放三百万台更新需求**,并推动高端型号渗透率提升。
投资视角:哪些环节最具爆发力?
| 赛道 | 市场规模 | 年增速 | 关键门槛 |
|---|---|---|---|
| 旧梯更新 | 1200亿元 | 25% | 政府关系+快速拆旧装新 |
| 加装电梯 | 800亿元 | 30% | 居民协商能力 |
| 海外出口 | 500亿元 | 20% | 本地化服务网络 |
| 维保数字化 | 1000亿元 | 15% | 物联网平台投入 |
普通人如何参与电梯红利?
三类机会值得关注:
- 成为区域加装电梯代理商,**每单毛利可达十万元**;
- 考取电梯检验员资格,一线城市日薪超千元;
- 投资电梯媒体公司,社区梯屏广告CPM成本仅为写字楼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