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驾校发展前景_现在学车还赚钱吗

新网编辑 15 0

政策红利与监管收紧并存,2017年驾校到底处在什么阶段?

2017年驾培行业被业内称为“冰火之年”。一方面,公安部“自学直考”试点范围扩大,互联网驾校、计时培训系统全面落地,**政策松绑**让市场看似机会无限;另一方面,交通部对教练车、教练场地、学时造假展开史上最严抽查,**监管收紧**又让中小驾校叫苦不迭。这种矛盾局面下,驾校究竟是风口还是陷阱?

2017驾校发展前景_现在学车还赚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学车需求真的在下降吗?

很多人担心“90后、00后出生人口减少,学车的人会越来越少”。事实恰恰相反:

  • **刚性需求持续释放**: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三四线城市首次购车潮带动学车需求。
  • **女性学员比例首次过半**:公安部数据显示,2017年女性新增驾驶人占比达51.3%,**“她经济”成为驾校增量主战场**。
  • **老龄化补考潮**:早期拿证未开车的“本本族”因共享汽车普及重新回炉,催生复训市场。

结论:**市场总量并未萎缩,只是需求结构在变化**。

---

价格战打到骨折,驾校靠什么盈利?

2017年一线城市C1均价跌破3000元,部分县城甚至喊出“1980元包过”。看似无利可图,实则盈利点已转移:

  1. 计时培训带来的“学时增值”:传统一次性收费模式被拆分,学员超学时按120-150元/小时补差价,**复训收入占比可达25%**。
  2. 考场资源垄断溢价:自建考场的驾校通过“模拟考试费”“优先预约费”变相提价,单学员附加消费增加600-800元。
  3. 金融分期返佣: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学员分期付款驾校可获3%-5%返点,**年流水千万的驾校仅此一项净赚30万+**。
---

互联网驾校是颠覆还是噱头?

2017年“猪兼强”“58学车”等互联网品牌疯狂烧钱补贴,但年底数据显示:

  • **线上获客成本飙升至400元/人**,与传统地推200元/人相比毫无优势。
  • **退费率高达12%**,主因是“线上承诺1对1教学,线下却排队练车”。

真正跑通的模式是“轻资产加盟”:互联网平台输出品牌、管理系统,传统驾校提供场地车辆,按学员数量分成。例如东莞某驾校接入“车轮考驾照”系统后,**招生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下降20%**。

2017驾校发展前景_现在学车还赚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2017年入场,如何选址才能不踩坑?

选址错误是驾校倒闭的首要原因。2017年需重点关注三个指标:

评估维度安全值危险信号
3公里内适龄人口≥5万人低于2万人且老龄化超20%
竞争对手密度≤3家5家以上且价格战激烈
考场距离≤30分钟车程需跨市考试

典型案例:合肥某驾校2016年在政务新区高价拿地,2017年因周边新建3个考场导致生源暴跌,**场地租金占营收比例从15%飙升至35%**,最终被迫转让。

---

未来三年,哪些模式可能活下来?

结合2017年行业数据,可预见三种生存路径:

1. 社区化微型驾校

利用闲置厂房改造1000㎡以下训练场,**辐射3公里社区**,主打“下班后练车”“女性专属教练”,单店投资控制在50万以内,6-8个月回本。

2. 考场一体化机构

通过政府PPP模式参与考场建设,**每通过1名学员可获考试费分成200-300元**,同时锁定生源,目前山东、河南已有成功案例。

2017驾校发展前景_现在学车还赚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高端定制化培训

针对高净值人群推出“奔驰C级教练车”“机场接送练车”服务,**客单价可达8000-12000元**,深圳某品牌此类业务毛利率高达60%。

---

给2017年从业者的三点忠告

别再赌政策红利:计时培训、自学直考等政策落地速度远超预期,靠灰色空间赚钱的时代结束。

把老学员当资产:2017年某连锁驾校通过“学员转介绍奖励500元”政策,**老带新比例达到35%**,获客成本直接腰斩。

提前布局新能源教练车:深圳已要求2020年教练车50%电动化,提前更换可获5万元/辆补贴,**晚一步可能多花20万更新车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