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罐行业前景如何?一句话:全球金属包装需求持续扩张,**中国制罐产能已占世界四成**,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年均6%—8%的复合增长率。

一、为什么金属罐仍然不可替代?
在塑料、纸基、玻璃多种包装夹击下,金属罐依旧稳坐饮料、食品、气雾剂三大核心场景,原因有三:
- 阻隔性能天花板:氧气透过率几乎为零,延长货架期达24个月以上;
- 回收闭环成熟:铝罐回收再熔能耗仅为原铝5%,**欧洲回收率已突破76%**;
- 高端化视觉:金属印刷工艺升级,3D浮雕、温变油墨让品牌溢价提升15%—30%。
二、哪些细分赛道正在爆发?
1. 啤酒&碳酸饮料罐:从“配角”到“主角”
过去五年,中国啤酒罐化率由26%跃升至42%,**百威、华润雪花新增产线80%为易拉罐**。原因?
自问:玻璃瓶运输半径只有300公里,铝罐可以做到1000公里以上,**物流成本直接砍半**。
自答:因此,西南、西北等内陆省份新建啤酒厂全部选择罐装。
2. 植物蛋白&气泡水:小罐径成新宠
200ml—250ml苗条罐在元气森林、Oatly等品牌带动下,**年增速高达65%**。更轻、更便携,贴合Z世代“边走边喝”场景。
3. 宠物食品罐:被忽视的蓝海
中国宠物经济规模2023年突破3000亿元,**湿粮金属罐渗透率仅18%**,对比欧美70%差距巨大。头部厂商如乖宝、中宠已锁定马口铁二片罐产能。

三、技术升级正在重塑成本曲线
1. 减薄极限:0.15mm的铝罐来了
传统罐身厚度0.22mm,**Ball公司新一代DWI工艺降至0.15mm**,单罐减重9克,一条年产10亿罐的产线每年可省铝材9000吨,对应成本下降约6000万元。
2. 数码印刷:起印量从10万降到1000
HP Indigo 25K数字印刷机实现**“一罐一图”**,网红限定、城市定制无需制版,上市周期由30天缩短至3天,库存风险骤降。
3. 无溶剂覆膜铁:告别环氧酚醛
传统内涂含双酚A争议不断,**东洋制罐覆膜铁技术**在PET/PP薄膜与基板间直接热压,耐蚀性提升3倍,且可微波加热,已获雀巢、亨氏批量认证。
四、政策与ESG:看不见的推手
欧盟2024年开征塑料包装税,**每公斤非回收塑料征收0.8欧元**,倒逼品牌转向金属替代。国内“双碳”战略下,**宝钢、奥瑞金联合推出“绿铝”溯源体系**,每罐碳足迹可精确到克,满足跨国品牌Scope3减排要求。
五、投资地图:产能向西南、东南亚转移
- 国内:云南、贵州凭借水电低价,**铝罐坯料成本较华东低800元/吨**,嘉美包装、昇兴集团已布局30亿罐级基地;
- 海外:泰国、越南对美出口零关税,**皇冠制罐在岘港新建12亿罐产线**,直接服务可口可乐、Monster。
六、风险预警:警惕三大变量
自问:铝价波动是否吞噬利润?
自答:头部企业采用**“铝价+加工费”**长单模式,锁定毛利在15%—18%,但中小企业若库存管理不善,可能亏损。

自问:替代材料威胁多大?
自答:PET镀铝膜、纸塑复合罐在常温酸奶、坚果领域渗透加速,**但高温杀菌、高酸高硫食品仍离不开金属罐**。
自问:产能过剩会否重演?
自答:2025年中国易拉罐需求预计达650亿罐,**当前规划产能已接近700亿罐**,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概率增大,**差异化产品+出口**是化解关键。
七、从业者该如何卡位?
- 绑定头部品牌:与华润、青啤、雀巢签订五年以上战略协议,锁定产能利用率;
- 切入高毛利小众罐:如奶粉罐、燕窝碗罐,单罐加工费可达普通饮料罐3倍;
- 布局回收体系:自建或与“奥联铝回收”合作,**再生铝利润比新罐高5%—7%**,同时获得碳减排收益。
当环保、轻量化、高端化三股力量交汇,制罐行业不再是传统加工,而是**材料科学、数字印刷、循环经济**的交叉竞技场。谁能率先把0.15mm的罐子、无溶剂的内涂、100%的再生铝整合到一条产线,谁就握住了未来十年的门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