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风电装机到底增长多快?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117GW,同比增长36%,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海上风电贡献18GW,陆上风电贡献99GW。过去五年复合增速保持在12%以上,远超光伏同期增速。

二、中国风电产业链为何能持续领跑?
1. 上游:叶片、齿轮箱国产化率超90%
- 叶片长度突破130米,碳纤维主梁技术实现量产
- 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率从2019年的65%跃升至2023年的92%
2. 中游:整机商价格战背后的技术升级
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头部企业将单机容量从3MW提升至8MW,度电成本降至0.24元/千瓦时,比2020年下降40%。
3. 下游:特高压解决弃风难题
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后,内蒙古西部弃风率从14%降至1.8%,每度电可多卖0.11元。
三、海上风电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吗?
自问:为什么2024年海上风电招标量激增?
自答:因为广东、福建等省地补政策延续至2025年,叠加国补退出前的抢装效应。2024年预计招标量达25GW,是2023年的1.7倍。
技术突破点
- 漂浮式基础商业化:中国海装“扶摇号”已实现水深65米稳定发电
- 海缆电压等级升至500kV:输送损耗降低至2.1%
四、风电制氢能否打开千亿级新市场?
内蒙古鄂尔多斯已启动全球首个50万吨绿氢项目,配套6GW风电装机。按当前氢气价格35元/kg计算,项目IRR可达12.8%,高于传统风电场8.5%的水平。
商业模式对比
| 模式 | 度电收益 | 政策依赖度 |
|---|---|---|
| 传统并网 | 0.35元 | 高 |
| 制氢自用 | 0.62元 | 中 |
| 管道输氢 | 0.48元 | 低 |
五、2024年投资风电必须避开的三个坑
1. 盲目追高三线整机商:2023年已有7家中小厂商因价格战退出市场,行业CR5提升至78%。

2. 忽视储能配比要求:新疆已强制要求新增风电项目配储20%×2h,未配储项目不予并网。
3. 低估海缆涨价风险:铜价上涨推动220kV海缆成本增加25%,可能吞噬项目3%的IRR。
六、未来五年哪些技术将颠覆行业?
1. 20MW级超大机组
明阳智能已下线全球最大海上风机MySE18.X-28X,叶轮直径达292米,单台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家庭用电。
2. 数字孪生运维
通过叶片结冰预测模型,可将冬季发电量损失从15%降至3%,每年为100MW风电场增收800万元。
3. 退役风机回收
到2030年中国将产生累计1.2万吨退役叶片废料,热解回收技术可使玻璃纤维再利用率达85%,每吨处理利润约1200元。

七、政策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欧盟CBAM碳关税2026年全面实施,中国出口企业绿电需求将激增。测算显示,每购买1MWh绿电可节省碳关税成本约45欧元,这将直接推高风电溢价。
国内方面,虽然中央财政补贴已退出,但各省份“十四五”规划新增风电装机达375GW,远超国家规划目标,地补接力效应明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