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真的还有增长空间吗?
答案是肯定的。全球城市化率已突破56%,**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更达到66%**,这意味着仍有近2亿农村人口将陆续进入城市,通勤、物流、城际出行需求同步放大。叠加“双碳”目标,**传统基建升级+绿色交通增量**构成双重引擎,行业天花板远未触顶。

未来十年哪些赛道最被资本看好?
1. 新能源商用车:政策与成本双重驱动
- **换电重卡**在矿区、港口封闭场景已跑出经济性,TCO(全生命周期成本)较柴油车低18%-25%。
- 宁德时代、比亚迪2025年前将投放超300GWh商用车专用电池产能,**电池价格下探至0.4元/Wh**后,渗透率有望从当前的9%跃升至45%。
2. 车路协同:从示范区到规模化复制
北京、苏州、无锡三地已开放**超2000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路侧单元(RSU)单价从早期的8万元降至1.2万元。当硬件成本低于1万元/公里,**政府投资回收期缩短至3年以内**,大规模铺设将水到渠成。
3. 低空经济:eVTOL的商业化临界点
亿航、峰飞等企业已获全球首张载人适航证,**深圳-珠海航线单程票价预计控制在300元**,与高端网约车持平。2030年前,**珠三角城际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自动驾驶为何迟迟不落地?
核心卡在**长尾场景数据不足**与**法规责任界定**。目前L4级Robotaxi在一线城市的MPI(每次干预里程)约200公里,距离人类驾驶员的1000公里仍有5倍差距。但矿区、干线物流、港口三大封闭场景已率先盈利:
- **内蒙古某露天矿**无人驾驶矿卡车队规模达120台,节省司机成本70%,年化ROI 38%。
- **京东物流**京沪干线测试段,自动驾驶卡车油耗降低12%,单趟节省过路费900元。
交通基建投资的钱从哪里来?
PPP模式升级:REITs打通退出通道
2023年首批交通REITs平均派息率4.8%,**沪杭甬高速REITs溢价率22%**,社会资本热情高涨。未来五年,**收费公路、仓储物流、停车场三大领域REITs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解决基建“最后一公里”融资难题。
普通人如何抓住交通行业红利?
职业路径:从司机到运维工程师
- **自动驾驶安全员**月薪已达1.5万-2万元,需具备A/B类驾照+1000公里以上无事故记录。
- **充电桩运维技师**缺口超20万,持证人员平均年薪12万,且不受35岁年龄限制。
投资方向:关注产业链“卖水人”
相比整车厂的高波动,**激光雷达、功率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等上游环节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以禾赛科技为例,2023年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320%,**单车配套价值量从500美元降至300美元**,规模效应显现。

交通行业最大的变量是什么?
不是技术,而是**数据主权博弈**。特斯拉FSD入华需将数据中心设在上海,**本地化训练模型**成为外资车企必修课。同时,**华为“八爪鱼”平台**已接入超300万辆车,日均数据量达4PB,谁掌握数据,谁就拥有下一代交通规则的制定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