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赛道是否已到天花板?
很多投资者问:凉茶市场是不是已经见顶?尼尔森零售监测显示,2023年凉茶整体销量同比下滑2.7%,但王老吉却逆势增长3.1%。原因并不复杂: - 传统红罐在餐饮渠道依旧强势,市占率超过63%; - 无糖、低糖新品在便利店与电商增速达18%,远高于行业。 换句话说,天花板是留给同质化品牌的,王老吉通过“双轮驱动”把天花板又往上抬了一截。

王老吉的“第二曲线”在哪里?
如果只把王老吉当凉茶,它的故事已经讲完;如果把它当“植物饮料平台”,故事才刚刚开始。
1. 品类扩张:从凉茶到“植物+”
2024年,王老吉推出“刺梨气泡水”“竹蔗茅根水”两款新品,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背后的逻辑是: - 利用原有渠道快速铺货,边际成本低; - 植物基概念切中“0添加”风口,复购率比传统凉茶高12个百分点。
2. 场景延伸:把“怕上火”升级为“全天候轻养生”
过去王老吉绑定“火锅、烧烤”,现在它把广告打到健身房、电竞馆,“运动后来一罐无糖王老吉”成为新口号。场景一多,消费频次自然上去。
海外能再造一个“中国版可口可乐”吗?
王老吉的海外收入目前只占整体营收的4%,但增速连续三年超40%。关键打法有三步:
- 文化锚点:在唐人街、中超先站稳脚跟,用“东方神秘草本”讲故事;
- 口味本土化:东南亚减甜、欧美加气泡,2024年北美市场气泡凉茶占比已升至35%;
- 供应链前置:马来西亚建厂后,单罐物流成本下降22%,终端零售价可与可乐持平。
按照内部规划,2027年海外收入占比要冲到15%,相当于再造一个“2015年的王老吉”。

价格战阴影下,利润如何守住?
2023年原材料成本上涨11%,同行纷纷降价抢市,王老吉却把毛利率稳在47%,秘诀藏在“三把锁”:
- 上游锁价:与广东、广西三大仙草基地签五年长单,对冲价格波动;
- 中游锁效:广州、雅安两大智慧工厂人均产能提升30%,折旧摊销被大幅摊薄;
- 下游锁心:餐饮渠道返点从年返改为季度返,经销商更愿意推新品而非低价甩货。
年轻人为什么不喝凉茶?王老吉怎么破?
调研显示,18-25岁人群对凉茶“无感”比例高达61%。王老吉的解法不是教育,而是“一起玩”:
- 联名:与国潮IP“故宫文创”推限量罐,二手平台溢价三倍; - 游戏:植入《王者荣耀》回血道具,线下扫码兑换皮肤,带动罐身销量增长27%; - 社媒:抖音挑战赛“怕上火舞”播放量破10亿,品牌提及率提升19个百分点。未来五年,王老吉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不是竞品,而是“草本饮料”监管政策。2025年《药食同源目录》或将动态调整,部分原料可能受限。王老吉已提前布局:
- 建立“可替代原料库”,一旦仙草受限,可用夏枯草、鸡蛋花等复配; - 与广东省中医院共建“草本安全评价中心”,用临床数据为配方背书; - 推动行业标准升级,把话语权握在自己手里。结语:王老吉还能火多久?
答案取决于它能否持续回答一个问题:当“怕上火”不再新鲜,下一个让消费者掏钱的理由是什么?从目前的动作看,它正把答案写在刺梨气泡的滋滋声里,写在北美超市的货架上,也写在年轻人跳“怕上火舞”的节拍中。只要这三个场景还在,王老吉的火就不会轻易熄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