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房地产需求有多大?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对专业养老居所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居家养老已难以满足高龄、失能、慢性病群体的照护需求,**“离家不离城”的社区型养老地产成为新刚需**。

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哪些文件必须关注?
自问:政策到底给养老地产开了哪些绿灯?
答: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央连续出台文件明确:
- **土地供应单列**: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养老用地指标,出让底价可按70%执行;
- **税费减免**: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执行居民价格,增值税按50%减免;
- **金融支持**:开发贷期限最长25年,REITs试点优先纳入医养结合项目。
三、盈利模式拆解:除了卖房还能怎么赚钱?
传统住宅靠“一锤子买卖”,养老地产却需要**“长期现金流思维”**。目前跑通的三类模式:
1. 会员制(押金+月费)
北京某CCRC项目收取150万入门费,月服务费6000元起,**入住率稳定在92%**,年化收益可达8%-10%。
2. 共有产权销售
上海试点项目将公寓产权按50%出售给老人,剩余50%由企业持有并统一运营,**既降低门槛又锁定后续服务收益**。

3. 保单捆绑模式
泰康之家要求购买200万保费对接入住资格,**将保险资金沉淀转化为地产开发资金**,实现险资与地产双赢。
四、选址黄金法则:哪些城市值得重仓?
自问:三四线城市机会大吗?
答:必须满足“三高”指标——**高老龄化率、高退休金水平、高医疗资源密度**。以长三角为例:
- 苏州:老龄化率28%,人均养老金4200元/月,三甲医院密度全国前三;
- 嘉兴:高铁到上海虹桥仅27分钟,土地成本仅为上海的1/5,**适合打造“上海后花园”养老基地**。
五、风险预警:这些坑90%开发商会踩
医疗配套滞后:某百强房企在昆明郊区拿了500亩养老用地,因三级医院配套落空,项目开盘三年入住率不足30%。
服务团队断层:日本经验显示,每3位老人需1名专业护理员,而我国目前持证养老护理员缺口超1300万。

退出机制缺失:会员制项目需明确押金退还条款,某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导致2000户老人押金无法兑付,引发群体性事件。
六、未来五年三大趋势
智慧养老标配化:跌倒监测雷达、智能床垫等IoT设备成本已降至千元级,**2025年将成为新建养老社区验收硬指标**。
混龄社区兴起:万科随园项目将养老公寓与青年长租公寓同园规划,**通过代际互动降低老人孤独感**,租金溢价达25%。
轻资产输出加速:远洋椿萱茂已签约30个委托管理项目,**输出品牌和服务标准,告别重资产包袱**。
七、给投资者的实操建议
1. **优先选择险资背景项目**:如国寿、太平、太保等险企,资金成本低且能整合保险客户资源;
2. **测算IRR需包含医疗设施折旧**:康复医院单床投入约50万,按15年折旧每年摊销3.3万;
3. **关注REITs退出通道**:已上市的鹏华深圳能源REIT给出4.5%分红率,**医养类REITs估值溢价可达2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