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现在必须关注中国保险?
过去十年,中国保险深度从2.98%升至4.3%,保险密度从每人1144元跃升至3179元。增速全球第一,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2—3倍差距。老龄化叠加中产崛起,让“保障缺口”成为全民话题。

二、政策红利:十四五给保险留了哪些彩蛋?
1. 税收优惠持续加码
- 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1.2万元额度可抵税,边际税率45%人群直接省5400元
- 税优健康险扩容至既往症人群,带病也能投保
2. 长期资金入市通道打开
银保监会明确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从30%提到40%,预计每年新增万亿级长线资金,利好分红险、投连险收益。
三、需求侧三驾马车:谁在加速买保险?
1. 80后90后:家庭责任爆发期
“421家庭结构”下,夫妻两人要赡养四位老人、抚养一到两个孩子。定期寿险+百万医疗险成为刚需,30岁男性100万保额年交保费仅千元级。
2. 新市民:灵活就业者的焦虑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超8400万人,没有社保兜底。惠民保(城市定制医疗险)以89元保300万走红,参保人数突破1.4亿。
3. 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窗口期
遗产税虽未落地,但大额增额终身寿险可锁定3.5%复利,一张保单隔离债务、规避分割、精准传承。
四、供给侧升级:产品迭代速度有多快?
险种 | 五年前形态 | 2024年新趋势 |
---|---|---|
重疾险 | 单次赔付、分组限制 | 不分组多次赔+60岁前额外80%保额 |
百万医疗 | 1万免赔额、不保证续保 | 0免赔、保证续保20年、院外特药100%报销 |
养老年金 | 固定领取、无增值服务 | 对接高端养老社区+万能账户二次增值 |
五、普通人怎么买保险最划算?自问自答
Q1:先给谁买?
经济支柱优先。孩子生病有家长兜底,大人倒下才是家庭系统性风险。

Q2:预算有限如何分配?
- 年收入10%以内做完整方案
- 532法则:50%定期寿险、30%百万医疗+意外险、20%重疾险
Q3:线上还是线下?
健康告知能过就选互联网产品,同保障便宜30%以上;有体况走线下人工核保更稳。
Q4:要不要买返还型?
返还型看似“不花钱得保障”,实则IRR仅1.5%左右,不如买消费型+指数基金组合。
六、未来五年三大确定性机会
1. 带病体保险爆发
糖尿病、高血压专属产品已上线,非标体人群规模超3亿,保费空间千亿级。
2. 养老第三支柱成型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参保人数突破20万,预计2030年规模达2万亿元。
3. 科技重构定价权
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UBI(按使用付费)车险已在上海落地,安全驾驶者保费最高降30%。

七、避坑指南:90%人忽略的四个细节
- 等待期出险不赔:重疾险普遍90-180天等待期,投保后体检异常需补充告知
- 免责条款藏雷:百万医疗对“既往症”定义宽松度差异大,投保前确诊甲状腺结节可能被除外
- 受益人指定:法定受益人需所有继承人同时到场,建议指定配偶或子女为唯一受益人
- 减保限制:增额终身寿险前五年减保可能亏损,急用钱可选保单贷款
八、2024年投保行动清单
1月:整理家庭保单,用“保单托管”小程序统一管理
3月:利用个税汇算清缴窗口期,补充税优健康险
6月:孩子放假前配齐学平险+意外险
9月:关注惠民保集中参保期,老人无需健康告知直接上车
12月:检视保额是否覆盖家庭负债+5年生活费,不足及时加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