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为何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稀土元素并非土,而是镧系元素与钪、钇共十七种金属的总称。它们以微量却不可替代的方式存在于永磁体、激光晶体、储氢合金等关键材料中,因此得名“工业维生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正在怎样演变?
供应端:从“中国独大”到“多极竞争”
- 中国仍占主导:2023年全球稀土矿产量约70%来自中国,但配额制与环保红线持续收紧。
- 海外项目加速:美国Mountain Pass、澳大利亚Lynas、缅甸离子型矿形成“第二梯队”,预计2025年海外份额升至35%。
需求端:新能源与军工双轮驱动
- 新能源汽车:每辆纯电动车需1-2kg钕铁硼磁体,2030年行业需求或翻四倍。
- 风电:海上风机单机功率提升,推动镝、铽用量年均增长15%。
- 国防:F-35战机需417kg稀土材料,地缘冲突加剧战略储备需求。
技术突破会如何重塑稀土价值链?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绿色提取已在江西试点:用镁盐替代硫酸铵,回收率提高8%且废水减少90%。
钕铁硼磁体晶界扩散技术使重稀土用量降低50%,特斯拉下一代电机或采用无重稀土方案。
政策变量对价格的影响有多大?
政策类型 | 近期案例 | 价格冲击 |
---|---|---|
出口管制 | 2023年镓、锗相关物项管制 | 氧化镨钕两周内上涨14% |
资源税改革 | 内蒙古拟将轻稀土税率从7%提至20% | 成本曲线抬升8000元/吨 |
战略收储 | 国储局招标5000吨镝铁合金 | 现货溢价扩大至12% |
未来五年价格走势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问:轻稀土会过剩吗?
答:2024-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或出现年均3000吨过剩,但库存分散在磁材厂与贸易商手中,实际流通量不足。
问:重稀土缺口如何弥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答:缅甸战乱导致离子矿进口下滑40%,而国内钇铽回收体系需2027年后才能规模化,预计氧化铽价格维持每千克1.2万元以上。
投资者如何把握稀土赛道机会?
上游:资源壁垒为王
关注拥有开采指标+低成本矿的企业,如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其原矿品位达5.2%,现金成本较行业低30%。
中游:高端磁材溢价
掌握晶界扩散专利的磁材厂可获5%-8%加工溢价,2023年宁波某头部企业毛利率达28%,远超行业平均。
下游:回收体系隐形冠军
废旧电机拆解的稀土回收率已突破95%,格林美等企业通过“废料换原料”模式锁定长单。
地缘风险下的供应链重构路径
美国正推动“稀土联盟”: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签订协议,2025年前建成不含中国的永磁体产业链。但关键设备甩带炉、氢碎炉仍依赖中国出口,技术脱钩需十年周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普通人会被稀土价格怎样影响?
2024年起,部分品牌新能源车涨价3000-5000元,官方解释直指稀土磁材成本;iPhone 16可能采用回收稀土扬声器,苹果已承诺2030年实现100%循环利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