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平台企业发展前景_政府平台企业如何盈利

新网编辑 17 0

什么是政府平台企业?

政府平台企业是指由地方政府或中央部委控股、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承担公共服务与产业投资双重职能的国有或混合所有制公司。它们既拥有政府信用背书,又具备市场化融资能力,常见于城投、交投、水务、数字政府、产业基金等领域。

政府平台企业发展前景_政府平台企业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府平台企业为什么突然“翻红”?

过去十年,平台企业被贴上“债务风险”标签;如今,它们却在资本市场上重获青睐。原因有三:

  • 政策转向:中央提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REITs、PPP、特许经营权出让成为化解债务的新工具。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政府掌握的海量公共数据,通过平台企业实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 产业招商升级:地方政府从“给土地”转向“给场景”,平台企业成为场景运营方,盈利模式从“卖地”变“卖服务”。

政府平台企业的五大盈利模型

1. 基础设施REITs分红

把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水务、保障房等资产打包上市,平台企业保留运营权,每年获得稳定分红。以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为例,2023年发行保障房REITs,净回收资金3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7个百分点。

2. 数据运营增值

平台企业成立大数据子公司,将政务数据脱敏后向银行、保险、物流企业提供风控、选址、精准营销服务。贵阳大数据集团2023年数据服务收入突破4亿元,毛利率高达62%。

3. 产业基金Carry收益

政府出资做LP,平台企业做GP,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新能源、半导体等赛道。退出时GP可提取超额收益的20%。合肥建投通过“基金+基地”模式,十年间带动京东方、蔚来等项目落地,基金浮盈超300亿元。

4. 特许经营权变现

环卫、广告、停车、充电桩等特许经营权通过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一次性回笼资金。广州城投2024年将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20年经营权打包出让,中标价92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偿还隐性债务。

政府平台企业发展前景_政府平台企业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数字政府SaaS订阅

把原本一次性建设的政务系统改造成按年付费的SaaS服务,降低客户初始投入,平台企业获得持续现金流。浙数文化“浙政钉”年订阅费1200元/人,2023年新增付费用户12万。


未来五年,哪些赛道最有想象力?

智慧城市运营

从“建设”转向“运营”,平台企业可参与城市大脑、智慧灯杆、车路协同的后期运维,按服务量计费。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年复合增速18%。

碳资产托管

政府把公共机构的碳排放配额集中托管给平台企业,后者通过节能改造、绿电交易获取收益。北京亦庄控股已托管32家医院、学校,年节约电费2000万元,碳盈余出售再赚600万元。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无人机配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需要起降点、充电网络、空管系统,平台企业可统一规划、统一运营,复制“城投+公交”模式。


政府平台企业如何控制风险?

自问:债务率已经很高,再扩张会不会爆雷?

政府平台企业发展前景_政府平台企业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答:关键在于把“政府信用”转化为“资产信用”。

  1. 资产确权:用不动产登记、知识产权登记把沉睡资产变成可抵押物。
  2. 收益封闭:REITs、特许经营权收入直接归集到监管账户,优先偿还对应债务。
  3. 市场化选人:高管团队引入产业背景职业经理人,薪酬与ROE挂钩。

投资人如何挑选优质标的?

一看区域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5%、债务率<120%的地级市优先。

二看资产质量:已运营项目IRR>6%,在建工程占比<30%。

三看数据变现:是否拿到当地政务数据唯一授权,是否成立独立法人公司。

四看退出路径:未来三年是否有REITs、并表上市、股权转让等明确安排。


写在最后

政府平台企业正站在“化解债务”与“数字经济”两大风口的交汇点。谁能率先把政府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谁就能在下一轮城市竞争中占据先机。对于从业者而言,看懂政策、算清现金流、设计好交易结构,才是穿越周期的真正护城河。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