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投资,但需精准选位;核心商圈租金仍有小幅上涨空间,远郊需警惕空置。

北京商铺投资现状:谁在买、谁在租?
2024年一季度,北京商业用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但买家结构悄然生变:
- 机构买家占比升至42%,险资、REITs瞄准地铁上盖与社区底商;
- 个体投资者更谨慎,单套总价控制在800万以内,偏好20~60㎡临街小铺;
- 主力租户从传统餐饮转向咖啡、烘焙、宠物服务、医疗诊所等“悦己型”业态。
租金还会涨吗?先看供需两端
供给端:新增供应集中在哪?
未来三年,北京预计新增商业面积中,通州运河商务区、丽泽金融区、昌平生命科学园三大板块占总量近六成。大量写字楼底商同步入市,局部区域将出现租金踩踏。
需求端:哪些业态在抢铺?
据仲量联行数据,2023下半年北京餐饮首店数量同比增,其中:
中式茶饮、平价小酒馆、社区诊所拓店最猛;
传统服装、大型KTV则大面积退租。
核心商圈VS新兴板块:怎么选不踩坑?
维度 | 王府井/三里屯 | 通州运河 | 昌平回龙观 |
---|---|---|---|
当前租金(元/㎡·天) | 55~75 | 18~25 | 12~18 |
空置率 | 5%以内 | 15% | 22% |
未来三年新增供应 | 几乎为零 | 120万㎡ | 80万㎡ |
适合人群 | 高净值长期持有 | 机构整购 | 现金流玩家短持 |
投资回报模型:真实案例拆解
案例:朝阳区青年路60㎡社区底商
- 买入总价:720万(单价12万/㎡)
- 月租金:3.8万(签约5年,年递增5%)
- 年化租金回报:6.3%
- 若三年后转手,按保守涨幅8%,总IRR约9.1%
自问:为何敢给8%的升值预期?
自答:地铁3号线开通节点+周边住宅入住率已超90%,需求确定性强。

政策风向:哪些文件必须读三遍?
- 《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
关键词: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底商迎政策红利。 - 《关于规范改建宿舍型租赁住房的意见》
关键词:允许“商改租”,部分滞销商铺可转型现金流资产。 - 《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专项规划》
关键词:外摆经济,门头审批放宽,直接提升小餐饮租金承受力。
避坑指南:90%新手会忽略的三件事
1. 查“商业限售令”
2017年后拿地的商业项目,需取证后满3年方可散售,避免买到无法过户的“内部认购”铺。
2. 算清物业费与取暖费
五环外大型商业综合体,物业费动辄元/㎡·月,直接吃掉0.5%年化收益。
3. 看清“烟道条件”
想做餐饮,必须确认是否预留餐饮专用烟道及隔油池,否则后期改造费高达30万+。
未来五年,北京商铺的三种可能剧本
剧本A:温和上涨
假设GDP年均增速,核心商圈租金年涨,远郊持平。
策略:持有核心、抛售远郊。
剧本B:结构性分化
人口持续向五环外疏解,社区型商铺跑赢购物中心。
策略:加仓10~50㎡社区临街铺。
剧本C:REITs全面铺开
基础设施REITs扩容至商业地产,散户可通过基金分享租金红利。
策略:卖掉低流动性散铺,换购REITs份额。
给不同资金量级的实操清单
预算300万以内
目标:通州北苑、房山长阳地铁口30㎡以内小铺
重点:租给24小时便利店或连锁药房,租约至少签5年。
预算300~800万
目标:海淀清河、朝阳常营社区底商50~80㎡
重点:优先选一拖二结构,一层零售、二层可做诊所或教培。
预算800万以上
目标:东城、西城学区临街整栋
重点:关注“带租约出售”标的,现金流从买入第一天即开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