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前景依旧存在,但盈利逻辑已从“卖油”转向“卖服务、卖场景”。只要选址精准、运营多元、合规到位,新站点仍有入局空间。

行业现状:燃油车保有量见顶了吗?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燃油车保有量约3.1亿辆,同比增长放缓至2.8%,但绝对量仍在增加。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5%**,却主要集中在一线及省会城市。在三四线城市、高速公路、物流干线,燃油车仍是主力,**柴油需求甚至因电商物流扩张而逆势上涨**。因此,**“总量见顶,结构分化”**是当前最准确的描述。
盈利模型:一升油到底能赚多少钱?
传统认知里,加油站靠批零差价赚钱。现实是:
- **92号汽油批零差价约0.4~0.6元/升**,扣除人工、水电、地租后,净利只剩0.1~0.15元/升。
- **非油业务贡献毛利50%以上**:便利店毛利率25%~35%,洗车、保险代理、广告位租赁毛利更高。
- **会员体系**把单次毛利变长期收益:某连锁品牌数据显示,会员年均到站频次提升2.7倍,客单价提高40%。
结论:**不靠油赚钱,靠油引流**。
选址逻辑:哪些位置还能开出“印钞机”?
问:是不是所有郊区空地都能建加油站?
答:不是,必须同时满足“车流、竞品、政策”三要素。
- 车流测算:日均单向车流≥8000辆,且大车占比≥30%的国道口,回本周期可压缩至3.5年。
- 竞品距离:方圆3公里内站点≤2家,且没有国资低价站。
- 政策窗口:2024年起多省下放审批权限至县级,**“十四五”规划新增站点指标向乡镇倾斜**,低成本拿地成为可能。
新能源冲击:充电桩会彻底取代加油站吗?
问:未来十年加油站会不会消失?
答:不会,但**“加油站+充电+换电”**的混合业态将成为主流。

中石化已把“油气氢电服”写入战略,2025年前将建成5000座综合能源服务站。民营站可采取“轻资产”合作:
- 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分成,**场地租金+电费抽成15%**。
- 预留换电接口,**单站改造成本约80万,两年可收回**。
- 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自建储能柜削峰填谷**,每度电额外赚0.3元。
合规红线:最容易被忽视的四个牌照
很多新手以为拿到《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就万事大吉,实则还有: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柴油闭杯闪点≤60℃即属危化品,需单独备案。
- 环保验收意见书:油气回收装置未达标,罚款上限50万。
- 防雷检测报告:每年一次,费用约3000元,过期未检立即停业。
- 消防开业检查合格证:储罐与站房距离不足15米直接一票否决。
运营升级:把“过路经济”变成“社区经济”
案例:山东某县城加油站,周边3公里居民5万人,日均进站车辆仅400辆。站长做了三件事:
- 便利店引入**本地生鲜直采**,价格比超市低10%,**日均销售额从800元涨到6000元**。
- 与驾校合作,**“加油满200送科目二模拟券”**,每月带来300名新学员消费。
- 开通**抖音团购洗车**,19.9元精洗套餐卖出1.2万份,**复购率38%**。
结果:非油收入占比从12%提升到61%,**单站年净利突破180万**。
未来趋势:三大变量决定生死
变量一:生物柴油B5强制掺混。若2025年全面推广,传统加油站需升级储罐,**单站改造费用约20万**,早布局者可获0.2元/升补贴。

变量二:碳排放交易。头部油企已开始测算加油站碳足迹,未来**“碳积分”可能像烟草专卖一样成为稀缺资源**。
变量三:无人驾驶卡车商业化**。一旦L4级重卡普及,**柴油需求将集中在高速公路无人值守超级能源港**,城区站点面临客户断层。
给新手的三条行动清单
- 先算三年账再拿地:用“车流计数器+竞品蹲点”拿到真实数据,模型跑不通绝不签约。
- 预留30%面积做“可转换区域”:今天放洗车机,明天可改换电站,**钢结构棚成本每平米仅800元**。
- 加入区域连锁联盟:民营单站议价能力弱,**抱团采购油品可降本0.05元/升**,一年省出一辆奔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