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因:从乡镇电厂到综合能源巨头
**1989年**,公司前身萧山热电厂在钱塘江畔点火,两台小机组仅供周边印染厂蒸汽。 **200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浙江中能集团有限公司,同年并购嘉兴嘉爱斯热电,开启跨区域扩张。 **2015年**,集团把总部迁往杭州钱江世纪城,提出“二次创业”,将“绿色低碳”写进长期战略。 **2023年**,控股及参股子公司已达46家,年供蒸汽量突破2200万吨,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8GW,总资产约330亿元。 ---主营业务全景拆解
### H3 热电联产:现金流“压舱石” - **区域垄断优势**:在浙江嘉兴、湖州、绍兴等地拥有7座燃煤耦合生物质热电项目,供热半径内无新增竞争对手。 - **超低排放**:全部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氮氧化物≤35mg/Nm³,优于国家标准。 - **盈利模型**:售汽+售电双轮驱动,蒸汽毛利率常年维持在38%—42%,为公司贡献六成以上净利润。 --- ### H3 清洁能源:第二增长曲线 - **光伏**:以“分布式+集中式”并举,屋顶光伏项目覆盖华东六市,年发电量约45亿kWh。 - **风电**:在江苏盐城、山东滨州持有3个海上风电项目股权,合计装机1.2GW。 - **储能**:2024年启动浙江首个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预计削峰填谷收益每年超8000万元。 --- ### H3 石化新材:高附加值延伸 - **己内酰胺**:旗下浙江恒逸中能与恒逸石化合资,单线产能30万吨,副产硫酸铵全部回用于热电脱硫。 - **生物降解材料**:PBAT项目一期年产6万吨,已与盒马、美团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 ### H3 产业地产:能源+地产协同 - **模式**:围绕自有热电厂打造“零碳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蒸汽、电力、压缩空气一站式套餐。 - **案例**:湖州南浔零碳智造园,一期引入20家高端装备企业,出租率98%,园区综合能源溢价率提升12%。 ---财务透视:稳健与成长并存
- **营收**:2023年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4.7%。 - **净利润**: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净利率8.4%,高于行业平均6.1%。 - **负债率**: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2%,连续三年下降。 -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1亿元,足以覆盖当年资本开支与分红。 ---ESG与社会责任
- **减碳**:2023年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下降27%,提前两年完成浙江省“十四五”考核。 - **就业**:直接雇佣员工68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28%。 - **公益**:设立“中能绿芽”基金,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乡村小学屋顶光伏与供暖改造。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浙江中能集团是国企吗?** A:不是。公司由创始人沈氏家族控股,国有资本仅通过产业基金参股不到5%。 **Q:热电业务未来会不会被新能源取代?** A:不会消失,但会升级。集团正在推进“燃煤+生物质+污泥”耦合燃烧,同时把热网升级为智慧管网,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Q:普通人能买到中能的股票吗?** A:目前集团主体未上市,但旗下控股子公司“中能绿能科技”已启动科创板辅导,预计2026年申报。 **Q:校招门槛高不高?** A:研发类岗位倾向985/211硕士,能源动力、化工、材料专业优先;运营类岗位本科即可,需倒班,但提供六险二金与免费宿舍。 ---未来三年路线图
- **2024**:完成储能电站一期并网,PBAT二期扩至12万吨。 - **2025**:光伏装机突破5GW,产业园轻资产输出至江西、安徽。 - **2026**:分拆绿能科技上市,集团整体营收剑指400亿元,清洁能源利润占比首次超过热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