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提到“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很多投资者、求职者、上下游伙伴都会把“技术实力、行业地位、盈利能力、企业文化”四个维度作为衡量标准。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

技术实力到底强不强?
中自环保科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可实验室三大硬核平台。截至最新披露,累计获得专利近四百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六成,远高于行业平均三成水平。公司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六排放标准、非道路国四标准等十余项国家标准,话语权可见一斑。
行业地位如何?
在国内尾气后处理赛道,中自环保科技长期稳居前三,市占率约18%。柴油车催化剂、汽油车三元催化剂、天然气催化剂三条产品线全部实现规模化量产,客户覆盖一汽解放、东风、重汽、长安、吉利等头部整车厂。国际巨头巴斯夫、庄信万丰虽然技术领先,但中自凭借本土化服务与成本优势,在国六切换窗口期快速抢占市场。
盈利能力稳不稳?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速保持在25%以上,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显著高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原因在于:
• 国六标准全面实施,单车催化剂价值量提升2—3倍;
• 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带动高毛利天然气催化剂放量;
• 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费用率逐年下降。
企业文化与人才机制
中自环保科技总部位于成都,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5%,硕博比例接近50%。公司推行“技术+管理”双通道晋升,研发序列最高可至首席科学家,薪酬对标一线互联网算法岗。每年拿出净利润的8%用于股权激励,核心骨干流失率低于5%。
中自环保科技是做什么的?
一句话概括:中自环保科技专注于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及系统集成,产品覆盖道路、非道路、船舶、工程机械、氢燃料电池等多个应用场景。

核心产品线拆解
1. 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
DOC+DPF+SCR+ASC组合,满足国六b排放,适配轻卡、中卡、重卡全系列。
2. 汽油车三元催化剂
薄壁蜂窝载体+高储氧材料,兼顾低背压与耐久性,配套吉利、长城、广汽多款热销车型。
3. 天然气催化剂
专用贵金属配方,抗硫中毒能力提升40%,市占率连续五年国内第一。
4. 非道路国四催化剂
针对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高尘、高硫工况优化,已通过约翰迪尔、卡特彼勒验证。
5. 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布局下一代铂碳替代材料,实验室阶段质量活性提升3倍,成本下降60%。
技术护城河在哪?
• 材料端:掌握高比表面积铈锆固溶体、耐高温分子筛、低贵金属涂层三大核心配方;
• 工艺端:独创“浆料微纳分散+定量涂覆”技术,涂层均匀性CV值≤3%;
• 测试端:拥有全尺寸发动机转鼓、整车PEMS、高原环境仓等完整验证体系,缩短开发周期30%。
未来增长点在哪里?
1. 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南美排放法规趋严,公司已在泰国、墨西哥设立KD工厂,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突破20%。
2. 船舶与固定源:IMO Tier III标准实施,船用SCR催化剂需求爆发,公司已拿到首批订单。
3. 氢能产业链:从催化剂延伸到膜电极、电堆系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碳捕集与利用:利用催化剂技术积累,开发工业尾气CO₂捕集材料,已与中国石化联合中试。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中自环保科技是国企吗?
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陈启章,股权结构以自然人+员工持股平台为主,国资参股比例低于5%。
中自环保科技上市了吗?
2021年10月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737,首发募资12.3亿元用于国六催化剂扩产、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等项目。

中自环保科技员工待遇如何?
成都总部应届硕士起薪18—22万/年,博士30万起,另加股权激励;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父母医疗补贴等福利。
中自环保科技有负面新闻吗?
近三年无重大环保处罚、无重大安全事故、无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信息披露评级连续为A。
写在最后
从“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到“中自环保科技是做什么的”,答案已层层展开:这是一家技术领先、客户优质、增长路径清晰的环保催化剂龙头。无论是寻找长期赛道投资者,还是寻求职业成长的工程师,都能在这里找到值得押注的理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