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互联网是什么_深圳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

新网编辑 20 0

什么是深圳能源互联网?

深圳能源互联网并非简单地把“能源”与“互联网”拼在一起,而是一种**以数字电网为骨架、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血液、以数据算法为神经**的城市级能源操作系统。它把电力、冷热、交通、建筑、储能、碳排等要素全部数字化,通过**区块链+边缘计算**实现秒级撮合,让每一度电都能找到成本最低、排放最少、效率最高的流动路径。

深圳能源互联网是什么_深圳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圳为什么必须做能源互联网?

城市痛点倒逼

  • **尖峰负荷缺口**:夏季空调负荷占全网最高负荷的43%,传统扩建输电网成本极高。
  • **分布式光伏井喷**:2023年深圳屋顶光伏备案容量已达2.8GW,但午间消纳率不足60%。
  • **碳市场压力**:2025年深圳需再减排800万吨CO₂,工业减排空间已逼近天花板。

深圳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

1. 数字孪生电网:先建模,再建网

深圳供电局已把全市1.9万条10kV线路、38万台配电变压器全部做了**厘米级激光点云建模**,再叠加实时SCADA数据,形成**秒级更新的数字孪生体**。任何一条线路过载,系统能在300毫秒内给出转供方案,把故障隔离时间从分钟级压缩到秒级。

2. 虚拟电厂:把千家万户聚合成一座“大电厂”

2024年6月,深圳上线了全国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已接入:

  • **1.2万户**工商业可调负荷(最大削峰能力52万千瓦)
  • **4800座**5G基站储能(可秒级响应调频)
  • **18万辆**新能源汽车V2G潜力(单车最大反向送电7kW)

在7月12日的实战演练中,该平台**5分钟内下调负荷38万千瓦**,相当于少开一台60万千瓦煤电机组。


核心问题自问自答

Q:能源互联网会不会很贵?

A:短期看,数字孪生、边缘网关、区块链节点确实需要一次性投入,但**深圳采用“增量成本分摊”机制**:新建园区强制同步建设能源路由器,存量园区按节能收益分成。2023年龙岗某工业园改造后,**度电成本下降0.11元,两年即可回本**。

Q:居民用电会不会被“算法”限制?

A:不会。深圳把负荷分为**刚性、弹性、可转移**三类:冰箱、照明属于刚性,24小时不断电;充电桩、热水器属于弹性,用户提前在App设定“最晚完成时间”,系统只在价格低谷启动;中央空调主机属于可转移,提前2小时预冷即可。用户随时可手动覆盖算法,**自主权始终掌握在人**。

深圳能源互联网是什么_深圳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A:深圳采用“**数据不动模型动**”的联邦学习架构。各园区用电原始数据留在本地,只上传经过同态加密的梯度参数;调度中心拿到的是**脱敏后的聚合结果**,无法反推出单户隐私。2023年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三级等保认证。


三大创新场景正在发生

1. 前海湾“光储直柔”大厦

大楼屋顶铺设1.2MW光伏,地下室配置2MWh磷酸铁锂储能,全楼采用**750V直流母线**,减少AC/DC转换损耗6%。**柔性负荷控制系统**可让照明、空调、电梯在10秒内响应电价信号,全年综合能耗比传统大楼低34%。

2. 坪山“氢电耦合”微网

利用夜间谷电制氢,白天用氢燃料电池为园区供电,余热再驱动溴化锂空调。**氢储能容量达10MWh**,实现跨日、跨周调节,解决了深圳雨季光伏出力骤降的难题。

3. 龙华“工业元宇宙”能碳管理

富士康龙华园区把**3000台CNC机床**接入能源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实时映射每台设备的功率、温度、稼动率。AI算法自动识别“低效-高耗能”工序,**单台机床每年节电1200度**,全园区年减碳1.8万吨。


未来三年路线图

  • 2024:虚拟电厂可调容量突破100万千瓦,**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 2025:分布式储能装机达到1GWh,**全域碳排实时监测网络**建成。
  • 2026:车-网-储-荷协同交易占比超过30%,**深圳核心区基本建成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当能源像信息一样流动、像App一样可编程,深圳这座超大城市就拥有了**自我进化的能量代谢系统**。能源互联网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城市升级。

深圳能源互联网是什么_深圳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