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SEO怎么做?
先确认站点是否被Google/百度移动优先索引,再围绕速度、体验、内容三维度做系统优化。

移动优先索引:先被看见,才能被喜欢
搜索引擎已默认把移动版页面作为排名依据。若桌面版内容丰富而移动版精简,排名会直线下滑。
- 检测入口:Search Console→“移动设备易用性”报告。
- 常见错误:字体小于12px、按钮间距不足48×48px、横向滚动。
- 修复顺序:先解决致命错误→再优化警告→最后微调建议。
速度优化:3秒定律的生死线
为什么用户等不到第4秒?
因为跳出率在第3秒开始陡增,Google把LCP≤2.5s视为良好。
- 资源压缩:启用Brotli压缩,HTML/JS/CSS平均减少20%体积。
- 图片策略:使用srcset+WebP,移动端只加载720px宽度图,节省40%流量。
- 关键请求:把首屏CSS内联,延迟加载非关键JS,减少一次RTT。
响应式还是独立m站?
自问:团队技术储备如何?
自答:若迭代频繁、人力有限,响应式是长期成本最低的选择。
维度 | 响应式 | 独立m站 |
---|---|---|
维护成本 | 一套代码 | 两套代码 |
URL统一 | 天然一致 | 需canonical+alternate |
个性化体验 | 受限 | 可深度定制 |
结论:电商大促页、内容型App落地页可用独立m站;其余场景优先响应式。
内容适配:小屏也要讲大故事
用户滑动速度是桌面端的1.5倍,信息必须“一眼命中”。

- 标题层级:H1只出现一次,H2控制在16~18px,H3用14px并加粗。
- 段落长度:每段≤90字,空一行分割,减少视觉疲劳。
- 交互提示:折叠内容加“↓展开全文”,避免一次性加载长文。
结构化数据:让机器秒懂页面
FAQPage、BreadcrumbList、Product,这三类schema在移动端SERP中展示面积最大。
{
"@context": "https://schema.org",
"@type": "FAQPage",
"mainEntity": [{
"@type": "Question",
"name": "移动端SEO怎么做?",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围绕速度、体验、内容三维度系统优化。"
}
}]
}
部署后,平均CTR可提升12%~18%。
手势与可访问性:看不见的排名因子
搜索引擎开始采集“用户满意度信号”,包括点击后停留时长与手势轨迹。
- 触控区域:按钮≥48×48dp,间距≥8dp,防止误触。
- 色彩对比:WCAG 2.1要求4.5:1,暗色模式需单独校验。
- 语音搜索:长尾口语化关键词占比已超20%,页面需包含问答句式。
AMP还有必要吗?
自问:站点主要流量来自哪里?
自答:若60%以上来自Google新闻聚合,AMP仍值得保留;国内流量则转向百度智能小程序。
技术细节:

- AMP页面需与canonical页内容一一对应,否则被判作弊。
- 使用amp-script时,JS体积≤150KB,且禁用第三方库。
本地搜索:把门店搬到用户手心
“附近+关键词”搜索量年增200%,优化步骤:
- Google Business Profile:上传3张以上1080×1080门店照,每周更新一次。
- NAP一致性:名称、地址、电话在网站、社媒、黄页100%一致。
- 嵌入地图:使用
技术监控:让问题在萌芽期被干掉
推荐组合:Lighthouse CI + Search Console API + 自建日志分析。
- 每日巡检:核心网页指标LCP/FID/CLS。
- 每周报告:404、重定向链、重复标题。
- 每月复盘:流量下降页面对照日志,定位爬虫抓取异常。
常见误区与快速修正
误区1:把桌面端内容直接缩小。
修正:重新设计信息架构,优先展示转化最高的模块。
误区2:滥用插屏广告。
修正:使用“用户首次访问5秒后再弹”策略,降低政策风险。
误区3:忽略字体加载。
修正:使用font-display:swap,防止FOIT导致CLS飙升。
未来趋势:AI摘要与零点击搜索
Google SGE与百度AI摘要已覆盖30%查询,页面需同时满足:
- 提供一句话定义(≤40字)。
- 用有序列表呈现步骤。
- 在首段给出权威引用链接。
提前布局,可在零点击时代仍保持品牌曝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