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发展前景怎么样_智慧养老平台有哪些盈利模式

新网编辑 8 0

互联网养老为什么突然火了?

老龄化叠加“数字鸿沟”被填平,让60后新老人成为第一批真正会用智能手机的银发族。QuestMobile数据显示,5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突破3.2亿,月人均在线时长127小时,比三年前增长近一倍。当需求端出现“有钱有闲有App”的新人群,供给端的资本与政策自然迅速跟进。

互联网养老发展前景怎么样_智慧养老平台有哪些盈利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红利到底有多大?

自问:国家到底给了哪些真金白银?
自答: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规划到各地民政局的实施细则,关键词只有两个字——补贴

  • 北京:智慧养老示范街道最高补贴500万元
  • 上海:家庭适老化改造补贴比例达60%
  • 深圳:养老科技研发项目单个最高资助1000万元

这些补贴不仅降低了创业门槛,还直接催生了“政府购买服务→平台运营→老人低价或免费使用”的三方共赢模型。


智慧养老平台靠什么赚钱?

1. 会员订阅:把刚需做成“月租”

以某头部平台为例,199元/年的“一键呼叫”会员,包含24小时人工坐席、紧急定位、用药提醒。看似便宜,但乘以千万级用户就是20亿元级年收入。

2. 数据变现:银发流量也能广告精准投放

平台沉淀的健康数据可反向输出给保险、药企,形成“数据→风险评估→定制保单”的闭环。泰康在线已试点针对高血压老人的专属险种,保费比传统产品低15%。

3. 电商抽佣:适老化爆款的隐形税

轮椅、助听器、防滑浴凳这类高毛利单品,平台抽佣可达20%-30%。京东健康2023年财报显示,老年用品GMV同比增长210%,成为增速最快的垂类。

互联网养老发展前景怎么样_智慧养老平台有哪些盈利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居家服务抽成:比美团外卖更刚需

助浴、陪诊、代买药,单次服务客单价150-300元,平台抽成25%。由于服务人员多为经过培训的“4050”人员,人力成本可控,毛利率反而高于外卖。


技术落地最大难点在哪?

自问:老人真的会用这些高科技吗?
自答: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交互降级

成功案例往往把复杂功能“隐藏”起来:

  1. 智能音箱:用方言唤醒词替代标准普通话
  2. 电视问诊:把视频通话入口放在遥控器红色按键,一键直达
  3. 智能床垫:取消App,异常数据直接短信通知子女

哪些细分赛道还有空白?

认知症数字疗法:国内尚无获批产品,但海外已验证《Sea Hero Quest》游戏可延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农村养老电商:下沉市场老人网购渗透率不足8%,拼多多“多多买菜”老年用户年增300%,但适老化改造仍停留在字体放大阶段。

互联网养老发展前景怎么样_智慧养老平台有哪些盈利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遗嘱与数字遗产托管: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2023年60岁以上立遗嘱人数同比增长12.8%,但线上化率低于1%。


创业者如何低成本切入?

1. 挂靠街道:用政府场地换用户信任,北京某初创公司通过“社区食堂+健康检测”模式,半年获客2万老人,获客成本仅6元/人。
2. 借力医保:将血压计、血糖仪与医保个人账户打通,用户更愿意为“能刷医保卡”的设备买单。
3. 社群裂变:广场舞KOL带货比年轻人主播更管用,某腰部平台通过2000个广场舞团长,3个月卖出10万台便携式心电图仪。


未来五年可能颠覆行业的变量

AI家庭医生:当GPT医疗版通过药监局认证,80%的慢性病复诊将迁移到线上,平台可节省50%人力坐席成本。
房屋反向抵押养老:银保监会已扩大试点,一旦与养老平台数据打通,老人可直接用房产“兑换”终身护理服务。
虚拟养老院:元宇宙技术让“在家住院”成为可能,杭州某实验项目通过VR病房+远程查房,将术后康复费用降低40%。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