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有哪些_2024年还能入局吗

新网编辑 30 0

一、互联网医疗公司到底靠什么赚钱?

不少创业者在调研时都会问: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有哪些?答案并不单一,而是**多条现金流并行**。

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有哪些_2024年还能入局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在线问诊抽佣:平台撮合医患,按次或按分钟抽成,抽佣比例通常在15%—30%。
  • 处方药电商:拿到《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后,平台自营或联营药房,赚取药品差价。
  • 会员订阅:推出“家庭医生”年费制,打包不限次数图文/视频问诊、体检折扣、绿通挂号。
  • 广告与数据服务:向药企、保险公司出售精准人群包,或提供真实世界研究(RWS)数据。
  • 企业健康管理:为B端员工提供线上+线下体检、慢病管理、心理咨询,按人头收费。

二、2024年还能入局吗?政策与市场双重信号

1. 政策红利是否仍在?

国家卫健委在2023年底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核心关键词是**“合规”与“质量”**。这意味着:

  1. 牌照门槛提高,但**并非一刀切关停**;
  2. 对复诊、处方流转、AI辅助诊断提出更细要求,**中小平台只要做好质控就能存活**。

2. 市场增量空间有多大?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线上医疗月活用户已突破1.2亿,**渗透率仍不足15%**。下沉市场、银发经济、慢病管理三大场景仍有空白。


三、新玩家如何差异化切入?

垂直病种切入:比大而全更容易盈利

大而全的平台已被头部占据,**聚焦单病种**反而能快速建立壁垒。

  • 皮肤病:图文即可初诊,复诊率高,药品毛利高。
  • 精神心理:用户付费意愿强,复购周期长,易做会员制。
  • 儿童哮喘:家长决策链短,依从性好,可捆绑雾化器耗材。

技术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

单纯做流量生意已见顶,**AI+硬件+服务**组合成为新打法:

  1. AI语音随访机器人,把护士人力成本降低60%;
  2. 可穿戴心电贴片,数据回传平台后自动生成报告,**向保险方按例收费**;
  3. 数字疗法(DTx)拿医疗器械证,进入医院处方目录,**医保可报销**。

四、盈利模型拆解:一个皮肤科垂直平台的真实账本

收入项占比备注
在线问诊25%平均客单价38元,平台抽佣25%
处方药品45%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毛利高达35%
会员订阅20%年费299元,含全年6次复诊
药企广告10%精准投放给中重度湿疹人群

该平台2023年营收1.1亿元,**净利润率12%**,关键控制点是:

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有哪些_2024年还能入局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医生签约制而非雇佣制,**人力成本只占收入18%**;
  • 药品仓储外包给第三方,**库存周转天数仅7天**;
  • 复购率做到63%,**获客成本被长期摊薄**。

五、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没有医疗背景的团队能做吗?

A:可以,但**必须引入持证医疗合伙人**担任医疗质量安全负责人,否则无法过审。

Q:线上问诊会不会被公立医院免费服务冲击?

A:不会。公立医院线上服务以“复诊续方”为主,**首诊、夜间、跨地域需求仍是市场空档**。

Q:如何拿到处方药网售资质?

A:路径是:先注册连锁药房→申请B2C《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与实体医院签订处方共享协议→省级药监现场验收。


六、2024年入局的三条实操路线

  1. 轻资产路线:与区域龙头医院共建“互联网医院分院”,平台负责技术+运营,医院出牌照+医生,分成比例可谈。
  2. 医生IP路线:签约5—10位细分病种大V医生,打造短视频矩阵,**私域引流到小程序完成付费转化**。
  3. 保险支付路线:与地方城惠保合作,把在线问诊、特药直付打包进增值服务,**保费分成+用户留存双收益**。

七、风险清单:别踩的四个坑

  • 数据合规:患者病历必须存储在三级等保服务器,且不能出境。
  • 广告法:不能使用“治愈”“根治”等极限词,否则罚款20万起。
  • 税务筹划:医生劳务报酬需按“经营所得”而非“工资薪金”申报,避免补税。
  • 资本节奏:医疗项目回本周期普遍18—24个月,**别按消费互联网的烧钱速度做预算**。
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模式有哪些_2024年还能入局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