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定_如何合规投放广告

新网编辑 16 0

日本互联网广告监管的核心法律框架

在日本投放互联网广告,必须先理解三大法律支柱:景品表示法、特定商取引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景品表示法负责防止夸大与虚假表示;特定商取引法规范网络邮购的冷静期与信息披露;个人信息保护法则对Cookie、设备指纹、跨站追踪提出同意要求。

日本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定_如何合规投放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景品表示法:夸大广告的红线在哪里?

什么是“优良误认”与“有利误认”?

优良误认指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品质明显优于实际;有利误认则让消费者误以为价格或交易条件明显优于实际。两者一旦被消费者厅认定,企业将面临行政处分、公开名称、销售额3%课征金

如何自查广告表述?

  • 列出所有“最高级”词汇,如“业界第一”“最速配送”,并准备第三方客观数据佐证。
  • 对比竞争对手公开价格,确保“最低价”等措辞在广告上线当日仍成立。
  • 在素材角落用不小于正文50%字号标注“截至某年某月某日调查”。

特定商取引法:冷静期与信息披露清单

邮购广告(含电商、APP内购买)必须在用户下单前一次性呈现以下信息:

  1. 经营者名称、地址、电话
  2. 商品总价(含税、运费、手续费)
  3. 支付时间与方式
  4. 交付时间
  5. 关于8日内无条件解约的冷静期说明

自问:如果广告落地页只有“立即购买”按钮,上述信息隐藏在二级页面,是否违法?
自答:是,消费者厅已多次对隐藏冷静期提示的电商处以指导与整改命令。


个人信息保护法:Cookie同意与再营销边界

何时需要取得“三要件”同意?

当使用Cookie或广告ID识别特定个人、生成可识别数据库、向第三方提供时,必须取得用户明示同意。2024年4月修订法将“第三方提供”范围扩大到数据合作平台。

合规落地步骤

  • 在网站首页弹出分层同意界面,第一层用通俗语言说明用途,第二层提供技术细节开关。
  • 记录同意日志(时间戳、IP、用户ID),保存三年。
  • 若使用Google Analytics 4,关闭“Google signals”功能或另行征求同意。

社交媒体与网红营销的隐藏陷阱

“ステマ”认定的三条标准

消费者厅对“伪装口碑”的判定标准:

日本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定_如何合规投放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经营者提供金钱或等价报酬
  2. 未显著标注“广告”或“PR”
  3. 内容具有诱导购买意图

自问:仅提供免费试用品,没有现金,需要标注吗?
自答:需要。免费商品属于“等价报酬”,必须在贴文首行用“#PR”或“#提供”标签。


处罚案例速读:从实际罚款看监管力度

  • 2023年12月:某化妆品电商因“48小时持续保湿”无实验数据,被处销售额2.8%课征金,约1.2亿日元。
  • 2024年3月:短视频平台头部KOL未标注广告推广美容仪,消费者厅责令删除视频并公开企业名称。
  • 2024年5月:游戏公司未在扭蛋概率页面明示“天井机制”,被经济产业省警告。

如何建立内部合规流程

三步走模型

  1. 广告上线前:法务、市场、技术三方会签,使用《日本广告合规检查表》逐项勾选。
  2. 投放中:每周爬虫监测敏感词,发现“最高级”表述立即冻结素材。
  3. 下线后:保存广告截图、同意日志、数据流转记录,至少三年。

面向中国企业的特别提示

若服务器位于海外,仍需遵守日本法。消费者厅曾多次对阿里云新加坡节点托管的电商发出跨境调查函。建议:

  • 在日文官网页脚添加日本国内代理人联系方式。
  • 使用日本本地支付网关,以便冷静期退款。
  • 广告素材日文语法务必请母语者校对,避免因翻译错误被认定为误导。

未来趋势:AI生成内容与深度伪造监管

2024年10月起,总务省拟要求AI生成广告在画面或音频开头连续三秒标注“合成”。若使用名人深度伪造形象,还需取得本人书面同意。企业应提前在素材库中建立“AI标签”字段,确保系统可自动调用合规标识。

日本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定_如何合规投放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