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多少家互联网公司_2017互联网公司数量统计

新网编辑 22 0

2017年互联网公司到底有多少家?官方口径与民间数据的差异

工信部在2017年底发布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统计公报》中给出的答案是: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互联网企业约4.2万家。这一数字只统计了“持证”主体,不含大量小微工作室与个体开发者。

2017年有多少家互联网公司_2017互联网公司数量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不同机构给出的数字差距高达3倍?

民间第三方平台(如IT桔子、企查查)在同期统计到的“互联网相关企业”却高达12.7万家。差异主要来自:

  • 统计口径:工信部只看持证,第三方把经营范围含“网络、信息、软件”的都算进来。
  • 地域覆盖:官方以省备案为准,民间抓取全国工商注册。
  • 存活状态:官方剔除了当年注销或吊销的主体,民间数据库更新滞后。

区域分布:北上深杭之外,谁还在快速增长?

把4.2万家持证企业按注册地拆分,得到一张清晰的“热力图”:

  1. 北京:1.1万家,占全国26%,其中海淀区独占42%。
  2. 上海:6800家,浦东新区占三分之一。
  3. 深圳:5500家,南山、福田两区合计超七成。
  4. 杭州:3200家,余杭区因阿里生态贡献最大增量。
  5. 成都、武汉、厦门:三城均首次突破1000家,成为“第二梯队”。

行业细分:电商不再一家独大,哪些赛道在2017年爆发?

把12.7万家民间口径企业按主营业务重新分类,得到以下占比:

  • 电子商务:28%,仍是最大板块,但占比首次跌破30%。
  • 企业服务(SaaS、云服务):19%,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资本最热。
  • 互联网金融:11%,受监管影响增速放缓。
  • 文娱内容(短视频、直播):9%,抖音、快手带动大量MCN注册。
  • 共享经济:7%,单车、充电宝、雨伞全面开花。
  • 其他(教育、医疗、硬件等):26%,长尾分散。

资本寒冬还是泡沫破裂?2017年新增与注销数量对比

企查查数据显示:

  • 全年新增互联网相关企业3.8万家,同比2016年下降18%。
  • 全年注销/吊销1.4万家,同比2016年上升73%。
  • 净增2.4万家,增速为2014年以来最低。

这组数字说明:行业仍在扩张,但“入场门槛”与“淘汰率”同步升高。

2017年有多少家互联网公司_2017互联网公司数量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微企业占比有多高?注册资本100万以内的公司占几成?

把4.2万家持证企业按注册资本拆分:

  1. 100万以内:58%,典型为小程序开发、自媒体工作室。
  2. 100万–1000万:29%,多为垂直电商、工具类SaaS。
  3. 1000万以上:13%,其中42%为获B轮及以上融资的企业。

为什么2017年被称为“小程序元年”?它对数量统计的影响有多大?

微信在2017年1月正式上线小程序,到年底已有58万个小程序。大量个人开发者以个体工商户身份注册,直接推高了“100万以内注册资本”区间的占比。保守估计,每10个小程序背后就有1家新增工商主体


未来三年回看2017:哪些城市与企业真正跑出来了?

用2020年的存活名单反查2017年的注册数据,发现:

  • 北上深杭的存活率依旧最高,达到62%
  • 厦门、成都的存活率分别为48%、45%,高于全国平均的39%
  • 共享经济赛道在2017年注册的1700家企业,到2020年仅剩9%仍在运营。
  • SaaS与企业服务赛道存活率高达71%,成为最大赢家。

如何快速验证一家公司是否在2017年真实存在?

三步即可:

  1. 打开工信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查看许可证首次发证日期
  2. 在企查查筛选“成立日期:2017-01-01至2017-12-31”,再勾选状态:在业/存续
  3. 对照其社保人数,若长期为0,多半是空壳。

写在最后:数字背后,是一代创业者的集体记忆

2017年的4.2万也好,12.7万也罢,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谁更精确,而在于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起点:共享单车从颜色大战走向合并,短视频从GIF工具升级为全民娱乐,小程序把“无需下载”变成现实。今天当我们谈论产业互联网、AIGC、Web3时,别忘了它们中有一半的创始团队正是在2017年那个看似“资本寒冬”的年份悄悄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2017年有多少家互联网公司_2017互联网公司数量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