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保费到底有多大?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2023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已突破5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7%,占行业总保费比例首次超过10%。其中人身险占比约65%,财产险占比35%,健康险与意外险成为拉动增长的双引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快速查询官方数据?
1. 银保监会官网路径
- 进入“政务信息公开”栏目
- 选择“保险业统计数据”
- 下载《保险业经营情况表》,在“渠道分析”子表中找到“互联网保险”字段
2.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渠道
- 登录“保险业协会”官网
- 进入“行业数据”→“互联网保险专委会”
- 查阅《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报告》,每年6月与12月更新
为什么人身险占比更高?
人身险线上化率已达22%,远高于财产险的7%,原因有三:
-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定期寿险、百万医疗险条款简洁,易于线上对比
- 用户决策周期短:健康告知+智能核保,10分钟即可完成投保
- 渠道佣金透明:头部平台手续费率公开,避免线下误导
哪些平台贡献了主要流量?
| 平台类型 | 代表平台 | 2023年保费贡献 |
|---|---|---|
| 保险公司自营 | 平安好生活、泰康在线 | 约2100亿元 |
| 第三方综合电商 | 支付宝保险、京东金融 | 约1800亿元 |
| 垂直保险平台 | 慧择、小雨伞 | 约950亿元 |
健康险为何增长最快?
2023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达1280亿元,增速42%,核心驱动因素:
- 带病体可投保: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慢病群体通过智能核保加入
- 家庭单优惠:2人以上投保享5%-15%折扣,推动家庭渗透率提升
- 特药责任扩展:覆盖120种抗癌特药,直付服务覆盖全国200+城市
监管如何防止数据造假?
银保监会采用“三码合一”校验机制:
- 保单号:与保险公司核心系统实时对接
- 支付流水号:通过网联/银联验证资金真实性
- 电子回执:投保人短信/人脸识别确认,杜绝虚假投保
未来三年趋势预判
1. 保费规模
预计2026年互联网保险保费将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15%-20%
2. 渠道变革
- 短视频投保:抖音、快手上线“一键投”功能,预计贡献800亿新增保费
- 企业团险SaaS:中小企业通过钉钉、飞书批量投保,渗透率将达35%
3. 产品创新
- 运动减费医疗险:接入可穿戴设备数据,步数达标可享最高30%保费返还
- 新能源车UBI险:按实际里程计费,预计降低车主20%保费支出
投保前必须核实的三件事
即使数据再亮眼,用户仍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验真:登录金事通APP查询保单是否已生效
- 验责:重点阅读“责任免除”条款,例如腰椎间盘突出多数医疗险不赔
- 验费:对比同款产品在3个以上平台的费率差异,警惕“首月1元”后续高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