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教育到底在抢谁的生意?
先问自己:线下培训班的家长、职场充电的白领、三四线小镇青年,谁更可能为线上课程买单?答案是“三线及以下城市25-40岁、有持续学习焦虑的人”。QuestMobile报告显示,该群体占新增用户的,且付费意愿高于一二线城市同年龄段。
二、拆解目标市场的五大维度
1. 年龄层:不是越年轻越好
- 6-12岁:家长决策,痛点是“提分+素质”,关键词“双师直播”“AI伴学”。
- 18-22岁:大学生考研、四六级,追求“高性价比”,关键词“9.9元体验课”。
- 25-35岁:职场晋升,痛点是“时间碎片化”,关键词“30分钟微课”“证书速成”。
2. 地域:下沉市场的金矿
为什么河南周口、四川南充的订单量增速是北京的3倍?“优质师资稀缺+线下价格不透明”。用“本地老师+北京名师”双IP策略,转化率可提升47%。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学习动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 动机类型 | 典型话术 | 转化技巧 |
|---|---|---|
| 证书刚需 | “错过今年,再等一年” | 限时封闭班+不过退费 |
| 兴趣驱动 | “0基础也能画头像” | 社群打卡+作品展示墙 |
| 社交炫耀 | “朋友圈都在学” | 拼团返现+排行榜 |
三、如何找到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
步骤1:爬取竞品差评
用Python抓取知乎“有哪些网课不值得买”话题,高频词“老师照本宣科”“答疑太慢”。反向优化:配备1对6小班+24小时助教。
步骤2:抖音评论区挖痛点
搜索“成人英语”话题,点赞最高的评论是“能不能只学机场问路场景?”于是诞生“15天旅游口语急救营”,上线7天卖出2000份。
四、验证细分市场的三个低成本实验
- 微信社群预售:发海报到本地妈妈群,收99元定金,满50人开营,失败全额退。
- 小红书AB测试:同一课程做“职场PPT速成”和“PPT副业赚钱”两种封面,后者点击率高出210%。
- 企业微信裂变:老学员转发海报得3节赠课,新学员首单9.9元,裂变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防封。
五、定价策略:不同人群的心理账户
问:家长愿为少儿编程付多少钱?答:1999元/12节,因为对标的是线下乐高班。 问:打工人愿为Excel课付多少钱?答:99元/30节,因为对标的是一杯喜茶。 关键:把课程塞进用户已有的“消费参照系”。
六、避坑指南:90%机构踩过的雷
- 盲目扩科:少儿英语机构突然加数学,老用户复购率从35%跌到12%。
- 忽略LTV:9.9元引流课后续无高客单产品,导致CAC(获客成本)永远打不平。
- 伪下沉:把一二线内容直接降价卖到县城,结果因“口音不接地气”被投诉。
七、未来三年值得押注的细分赛道
根据百度指数三年复合增长率:
- 银发大学:退休人群搜索“手机摄影”上涨320%,痛点是“孙子的毕业典礼拍不好”。
- 蓝领考证:美团骑手考“消防设施操作员”,补贴2000元,机构可拿官方合作名额。
- AI工具陪跑:教职场人用ChatGPT写周报,客单价499元,复购率40%(升级课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