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怎么查?最权威的数据源是银保监会官网的“保险业经营情况表”,其次是各公司年报、行业白皮书以及第三方数据平台(如艾瑞、易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到底指什么?
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通过自营官网、APP、小程序、第三方平台等线上渠道,在统计周期内签发的保单对应的首年保费。它不包含续期保费,也不含线下代理人渠道的贡献。
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怎么查?三步搞定
- 锁定官方口径:进入银保监会官网→政务信息公开→保险业统计数据→按季度下载《保险业经营情况表》,在“人身险公司”或“财产险公司”附表中找到“互联网保险业务”一栏。
- 交叉验证:打开上市险企年报,搜索“互联网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对比官方数据,误差一般小于2%。
- 使用第三方工具: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易观千帆APP监测、慧保天下数据库,都能快速拉取年度/季度排名。
2023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人身险)
| 排名 | 公司 | 保费收入(亿元) | 同比增速 |
|---|---|---|---|
| 1 | 泰康在线 | 118.7 | +42% |
| 2 | 众安保险 | 112.4 | +28% |
| 3 | 平安健康 | 96.5 | +35% |
| 4 | 人保健康 | 88.2 | +19% |
| 5 | 太平养老 | 76.3 | +24% |
| 6 | 阳光人寿 | 69.8 | +31% |
| 7 | 华夏保险 | 64.1 | +11% |
| 8 | 百年人寿 | 58.9 | +27% |
| 9 | 招商信诺 | 52.7 | +22% |
| 10 | 国华人寿 | 49.6 | +15% |
为什么泰康在线能冲到第一?
核心在于“自建流量池+高件均”:
- 泰康自有APP月活突破1800万,健康测评、问诊、购药形成闭环,转化率高于行业均值3倍。
- 主力产品“微医保·长期医疗险”件均保费达到1200元,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0元。
- 与腾讯、阿里合作投放精准广告,获客成本控制在80元/人以内。
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谁领跑?
2023年排名:
- 众安保险:车险、退货运费险双轮驱动,保费收入203.5亿元。
- 人保财险:线上车险续保率提升至78%,保费142.1亿元。
- 太保产险:健康险板块增速最快,保费96.8亿元。
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为何放缓?
2023年行业整体增速21%,低于2022年的38%,原因有三:
- 监管趋严:银保监会要求“首月0元”“首月1元”等营销话术全面下架,短期冲击规模。
- 流量红利见顶:头部平台获客成本上涨40%,中小公司投放ROI跌破1:1.2。
- 用户教育完成:早期尝鲜人群已覆盖,新增用户决策周期拉长。
如何预判下一季度排名变化?
关注三个先行指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新单保费环比:泰康在线、众安保险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超10%,大概率继续领跑。
- APP月活增速:平安健康APP月活环比+18%,预示健康险份额将上升。
- 监管罚单数量:罚单集中领域(如短期健康险)排名可能下滑。
普通用户能从保费收入数据里读到什么?
自问:买互联网保险要不要看公司保费规模?
自答:要,但不能只看规模。高保费意味着理赔服务投入充足,但也可能伴随产品同质化。建议:
- 优先选择保费规模TOP10且投诉率低于行业均值的公司。
- 对比赔付率:赔付率>55%说明理赔宽松,<40%则可能存在惜赔。
- 查看第三方平台评分:支付宝“金选”、微信“服务口碑”高于4.7分的产品更可靠。
结语:数据背后的机会
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排名不仅是行业晴雨表,更是用户选品指南。掌握查询方法、读懂排名逻辑,就能在产品迭代窗口期锁定高性价比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