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为什么要转型互联网?
传统电视开机率连续五年下滑,广告收入被短视频平台分走超过40%。**再不拥抱互联网,广电只能守着日渐萎缩的有线费过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电转型互联网的核心难点是什么?
1. 体制束缚:审批流程比互联网公司慢3倍
一个APP更新要盖七个章,而抖音每周能迭代两次。**如何破解?**
- **成立独立子公司**:湖南广电的“芒果TV”独立运营后,用户增速提升300%
- **采用项目制**:浙江卫视《奔跑吧》团队内部竞标,制作周期缩短20天
2. 技术短板:4K频道还在测试,B站已全面1080P
**自建技术团队不现实,怎么办?**
- 与阿里云合作:央视影音借助云计算节省60%带宽成本
- 采购SaaS服务:苏州广电用第三方直播系统,一周上线互动答题功能
广电融媒体盈利模式有哪些?
模式一:内容付费——把王牌节目变成“线上首映”
**案例**: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最新季在BesTV提前48小时点播,单集售价3元,首周收入破千万。
**操作细节**:
- 设置“试看6分钟”钩子,转化率提升35%
- 会员可解锁未播花絮,ARPU值提高2.8倍
模式二:电商带货——主持人比网红更可信
**为什么观众愿意买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央视主持人王冰冰直播卖《国家宝藏》文创,3小时销售额抵得上故宫淘宝半个月。**关键在于公信力背书。**
**执行步骤**:
- 选品:必须关联IP(如《中国诗词大会》同款毛笔)
- 话术:强调“节目组严选”而非“全网最低价”
- 售后:广电大楼自提点成为打卡地标,二次传播
模式三:数据变现——把收视率变成用户画像
**过去**:只知道《新闻联播》有5亿人看,却不知道谁在看。
**现在**:通过APP注册信息,发现25-35岁观众更爱看国际新闻,定向推送留学广告,CTR提升4倍。
广电转型必须避开的三个坑
坑1:简单把电视内容搬到APP
**错误示范**:某省级卫视APP直接回放新闻联播,日活不到2000。
**正确做法**:
- 横屏改竖屏:重庆卫视《天天630》拆条成竖版短讯,播放量涨10倍
- 加弹幕互动:北京卫视《养生堂》实时解答观众提问,停留时长增加50%
坑2:盲目追求“年轻化”丢掉基本盘
**教训**:某电台砍掉戏曲节目改做嘻哈电台,老年听众流失80%,年轻用户没拉来。
**平衡方案**:
- 双版本运营:广东粤剧频道同时保留传统频道和B站鬼畜剪辑版
- 家庭场景:山东卫视推出“祖孙同看”模式,三代人投票决定剧情走向
坑3:忽视版权导致“养肥了对手”
**血泪案例**:某卫视把未播综艺素材授权给短视频平台,结果对方剪成爆款,自家APP无人问津。
**防御策略**:
- 48小时独家窗口期:所有精彩片段必须先在自有平台发布
- 水印溯源技术:抖音搬运视频自动跳转回原APP下载页
未来三年广电互联网化的三大趋势
趋势1:AI主播替代天气预报
SMG已测试虚拟气象主播“小冰”,24小时不间断播报,成本仅为真人主持的1/20。
趋势2:县级融媒体中心成新流量入口
长沙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抖音号组合,帮农户卖滞销蔬菜,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
趋势3:5G频道重构客厅场景
深圳广电试验“5G+8K+VR”看中超,用户可360°自选机位,付费意愿比传统转播高3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