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国家统计局、智联招聘等多方交叉数据,截至2024年3月,中国广义互联网从业人员(含技术、产品、运营、市场、职能等全部岗位)约**3300万**人,同比2023年增长约7.8%。其中,狭义“纯互联网”公司(主营业务为线上产品或服务)约**2100万**人,其余1200万分布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部门。 ---
为什么统计口径差异这么大?
- **广义口径**:只要岗位与互联网相关即计入,例如银行里的App开发工程师、车企里的车联网产品经理。 - **狭义口径**:仅统计主营业务为互联网的企业员工,如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 - **灵活用工**:约380万外包、众包、兼职人员未被完全纳入官方统计,但第三方平台已将其计入行业总量。 ---哪些城市聚集了最多互联网人?
| 城市 | 从业人数(万) | 占全国比例 | 近三年增速 | |------|----------------|------------|------------| | 北京 | 510 | 15.5% | 4.2% | | 上海 | 420 | 12.7% | 6.8% | | 深圳 | 390 | 11.8% | 9.1% | | 杭州 | 310 | 9.4% | 11.3% | | 广州 | 260 | 7.9% | 5.5% | **亮点**:杭州增速最快,主要受直播电商、AIGC创业团队拉动;北京增速放缓,因大厂“降本增效”与人才外溢。 ---岗位分布:技术岗真的占一半吗?
- **技术开发**:约**42%**,含前端、后端、算法、测试、运维。 - **产品与运营**:合计**28%**,其中产品经理占12%,运营占16%。 - **市场销售**:**18%**,含广告销售、品牌、渠道。 - **职能与支撑**:**12%**,人力、财务、法务、行政。 **自问自答**:技术岗是否“内卷”最严重? 答:从招聘量看,2024年Q1技术岗位需求同比下降11%,但**AI大模型、芯片软件、数据安全**三个细分方向逆势增长超30%,人才缺口依然明显。 ---学历与年龄结构:35岁焦虑真实存在吗?
- **本科及以上**:占**78%**,其中硕士占22%,博士占1.8%。 - **年龄中位数**:**29.7岁**,比2020年提高1.4岁。 - **35岁以上比例**:**19%**,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主因资深技术专家、管理岗留存率上升。 **亮点**: - **博士占比**看似低,但AI、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前沿团队博士密度可达10%以上。 - **35岁+**员工在国企数字化转型部门占比高达31%,高于民营互联网公司的14%。 ---薪资区间:月薪3万到底难不难?
| 工作年限 | 25分位(元) | 中位数(元) | 75分位(元) | |----------|--------------|--------------|--------------| | 0-2年 | 9k | 14k | 20k | | 3-5年 | 18k | 26k | 35k | | 6-10年 | 30k | 42k | 60k | | 10年以上 | 45k | 65k | 90k+ | **自问自答**:为什么有人3年就拿到50k? 答:通常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两项**: 1. 进入**盈利业务核心组**(如抖音电商、微信广告); 2. 掌握**稀缺技能栈**(Rust、CUDA、大模型微调); 3. 具备**跨语言跨时区协作**经验(海外业务线)。 ---未来五年,人数还会涨吗?
- **增量预测**:2029年预计达**4000万**,年复合增长率约4%。 - **驱动因素**: - **产业互联网**:制造、能源、医疗等传统行业数字化岗位将新增约400万。 - **AIGC工具普及**:提示词工程师、AI训练师、模型安全审计等新职业出现,预计新增120万。 - **灵活用工规范化**:外包、众包被纳入社保体系,统计范围扩大约200万。 **风险点**: - **监管趋严**:数据出境、算法备案等政策可能使部分中小公司收缩。 - **资本降温**:2023年互联网投融资总额同比下降38%,早期创业团队招聘更谨慎。 ---如何查询最权威的人数数据?
1. **工信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季度发布,含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 2. **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年度更新,含细分行业代码。 3. **第三方平台**: - 智联招聘《春季求职报告》 - 拉勾《互联网人才趋势白皮书》 - BOSS直聘《年度人才吸引力报告》 **小技巧**:交叉对比官方与平台数据,误差控制在±5%以内即可视为可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