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公司架构有哪些部门?通常包含战略决策层、医疗业务中心、技术产品中心、运营增长中心、合规风控中心、职能支撑中心六大板块,每一层都围绕“合规+效率”双轮驱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略决策层:董事会与CEO办公室如何分工?
董事会负责资本方向、并购、牌照审批;CEO办公室则把战略拆解成季度OKR,并设立PMO(项目管理办公室)确保跨部门节奏一致。
- 董事会下设医疗战略委员会,每月评估政策变化对盈利模型的影响。
- CEO办公室配置首席医疗官(CM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运营官(COO),形成“三驾马车”。
医疗业务中心:线上问诊、药品供应链、慢病管理如何并行?
医疗业务中心拆成三条线,每条线都配备执业医师+药师+护理客服。
- 线上问诊事业部:按科室再分妇儿、皮肤、心理等子团队,确保医生日均接诊量≤30单,保障质量。
- 药品供应链事业部:自建GSP仓库+第三方仓,设置温控、效期、召回三道闸口。
- 慢病管理中心:采用“医生+健康管理师+AI随访机器人”组合,把复诊率提升40%。
技术产品中心:医疗级系统如何兼顾合规与体验?
技术产品中心采用“双中台+三终端”架构。
- 数据中台:对接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三大接口,实时校验电子处方。
- 业务中台:把问诊、支付、物流、客服抽象成可复用微服务,减少重复开发。
- 三终端:患者端App、医生端工作台、药师端OMS,全部通过三级等保+国密算法。
运营增长中心:流量、转化、留存如何闭环?
运营增长中心拆成用户增长、内容运营、商业变现三大组。
- 用户增长组:用“搜索+信息流+社群裂变”三箭齐发,把CAC控制在45元以内。
- 内容运营组:医生IP短视频+图文科普,每月生产200条合规内容,提升信任度。
- 商业变现组:对接药企、保险、体检机构,设计“问诊+药品+保险”套餐。
合规风控中心:如何同时应对医疗、数据、广告三条红线?
合规风控中心实行“事前预审、事中监控、事后追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医疗合规部:医生资质、处方合理性、诊疗范围每日抽检5%。
- 数据安全部:敏感字段脱敏、访问权限分级、日志留存不少于三年。
- 广告法务部:所有投放素材先过AI敏感词扫描,再过人工二审。
职能支撑中心:HR、财务、行政如何为前线“输血”?
职能支撑中心采用“共享服务中心(SSC)”模式,把重复性工作集中处理。
- HR SSC:医生招聘、背景调查、多点执业备案一站式完成。
- 财务 SSC:对接医保、商保、自费三条结算通道,T+1到账。
- 行政 SSC:全国仓配、冷链、耗材统一招标,成本下降12%。
如何搭建高效团队:从0到1的五个关键动作
自问自答:没有医疗背景也能做互联网医疗吗?
可以,但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先拿牌照再招人:互联网医院牌照、药品网络销售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缺一不可。
- 医疗合伙人占股≥10%:让执业医师成为利益共同体,降低合规风险。
- 技术团队“医疗化”:招有HIS、EMR、PACS经验的产品经理,减少踩坑。
- 运营团队“医院化”:从三甲医院挖门诊主任+护士长,提升服务标准。
- OKR+医疗KPI双轨考核:既看GMV、留存,也看处方合格率、患者满意度。
常见踩坑:部门墙、数据孤岛、合规滞后怎么破?
部门墙:用“业务战役”机制,每月聚焦一个病种,临时抽调各部门骨干,打破壁垒。
数据孤岛:上线主数据管理(MDM),把患者、医生、药品、订单四大主数据统一I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合规滞后:建立“合规红黄牌”制度,出现一次违规,部门负责人当月绩效清零。
未来趋势:AI医生、医保线上支付、院外处方共享会带来哪些架构变化?
AI医生普及后,医疗业务中心将新增“AI医疗部”,与执业医师双线并行。
医保线上支付全面放开,财务 SSC 需对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时结算。
院外处方共享落地,药品供应链事业部要与连锁药房、DTP药房共建库存池,实现“分钟级”配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