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陕煤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煤炭+网站”,而是以陕煤集团的海量资源、物流、交易、金融数据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把上游矿井、中游物流、下游电厂与化工厂、金融机构、政府监管全部拉到一张实时协同的数字网络里。一句话:**让每一吨煤都有数字身份证,让每一次运输都能被实时追踪,让每一笔交易都能被可信结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陕煤必须做产业互联网?
传统煤炭流通的三大痛点
- 信息孤岛:矿井产量、铁路运力、港口库存、下游需求各自为政,导致“煤等车、车等煤”的浪费。
- 信用成本高:买卖双方不见面,预付款、质检、结算环节层层设防,资金占用大。
- 物流不可视:车辆、船舶、火车在途状态无法实时掌握,一旦延误,电厂就只能紧急高价采购。
产业互联网带来的三大价值
- 全链路透明:从坑口到炉口,每一节点数据实时上链,库存、运力、价格一目了然。
- 金融秒级放款:基于真实贸易数据,银行可在线开立电子提单质押,融资成本下降。
- 智能调度:AI算法根据天气、检修、需求波动,自动匹配最优运输路径,降低空驶率。
陕煤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底座长什么样?
陕煤集团把技术栈拆成四层:
| 层级 | 核心组件 | 作用 |
|---|---|---|
| 感知层 | 矿端传感器、车载北斗、轨道衡、电子皮带秤 | 把物理世界的煤流变成数据流 |
| 网络层 | 5G专网、工业PON、LoRa、IPv6 | 确保井下、铁路沿线、港口无盲区覆盖 |
| 平台层 | 陕煤云、数据中台、区块链BaaS、AI训练平台 | 统一数据标准,沉淀算法模型 |
| 应用层 | “煤亮子”电商、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碳资产管理 | 直接服务上下游客户的场景化产品 |
如何落地?陕煤用了“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先打通内部数据
2019年起,陕煤把旗下36对矿井、18家电厂、7个化工园区的ERP、MES、DCS系统全部接入集团数据中台。**第一步最难的是数据清洗**,同一批煤在矿里叫“混煤”,在港口叫“动力煤”,热值、水分、硫分单位还不一致。技术团队用半年时间建立主数据标准,才让所有系统说“同一种语言”。
第二步:引入外部生态
2021年,陕煤与西安铁路局、国家能源集团、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西部煤炭产业互联网联盟”。联盟规则只有一条:数据共享,收益分成。例如,建行根据实时运单数据给司机发放“运费贷”,利息比民间借贷低,陕煤按贷款额抽成。
第三步:场景化盈利
目前跑通的三类商业模式:
- 交易佣金:“煤亮子”平台撮合现货交易,每吨收取服务费。
- 物流差价:平台集中采购铁路运力,再以略高于成本价转售给中小贸易商。
- 金融利差: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融资,年化利率比传统渠道低。
企业如何接入陕煤产业互联网?
贸易商接入流程
- 在线提交营业执照、危化品许可证,系统自动对接工商、税务接口完成核验。
- 缴纳5万元保证金,开通“数字煤仓”账户,可实时查看陕煤七大矿区库存。
- 使用“一键下单”功能,系统自动匹配最近发运站,生成电子合同。
- 货物装车后,北斗车载终端每30秒上传位置,到货前即可在港口办理过户。
物流车队接入流程
- 安装陕煤指定的车载T-Box,费用平台补贴。
- 司机通过“陕煤运通”App接单,运费T+0到账。
- 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线,避开限高、拥堵路段,平均节省空驶里程。
未来三年,陕煤产业互联网还会怎么进化?
内部路线图已经明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碳足迹上链:每一吨煤从开采到燃烧的碳排放数据实时计算,帮助下游电厂参与全国碳交易。
- 数字孪生矿区:用BIM+实时数据构建虚拟矿井,远程就能预判设备故障。
- 跨境煤炭电商:依托中欧班列,把陕煤的化工煤卖到哈萨克斯坦、波兰,平台提供多语言合同模板和跨境信用证。
一句话,**陕煤产业互联网正在把“黑金”变成“绿数”**,让传统能源行业也能长出数字经济的翅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