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教育企业如何获客?
获客一直是互联网教育公司的生死线。以下自问自答帮你拆解关键动作。

1. 流量从哪里来?
答:流量分公域与私域两条主线。
- 公域:抖音、B站、知乎、小红书、微信搜一搜、百度信息流。
- 私域:企业微信社群、公众号矩阵、个人号朋友圈、小程序。
2. 如何低成本拿到精准线索?
答:用内容漏斗而非硬广。
- 钩子选题:把“小学作文提分技巧”拆成30条短视频,每条结尾埋“扫码领模板”。
- 直播带课:用免费公开课做信任背书,直播间挂1元体验课,转化率可达12%–18%。
- 搜索拦截:在知乎布局“一年级拼音怎么教”长尾问答,回答里插入品牌词+小程序码。
3. 投放ROI怎么算才科学?
答:公式=(LTV-CAC)/CAC≥3。
- LTV:续报两期正价课+转介绍带来的二次收入。
- CAC:投放成本+赠课成本+销售人力。
- 若低于3,立刻做人群包细分:把“一二线宝妈”与“三四线爷爷奶奶”拆成两套素材,定向测试。
二、在线教育盈利模式有哪些?
1. 订阅制(SaaS模式)
代表企业:小鹅通、ClassIn。
盈利逻辑:把直播、题库、作业批改封装成工具,按年/按并发量收费。

关键指标:续费率≥80%,否则第二年就会陷入价格战。
2. 双师大班
代表企业:猿辅导、高途。
盈利逻辑:主讲老师一次讲课覆盖万人,辅导老师做服务,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盈利公式:单用户毛利=正价课单价-(主讲分成+辅导工资+渠道返佣)。
3. AI自适应小班
代表企业:松鼠AI、科大讯飞学习机。

盈利逻辑:用算法替代部分老师,把30人班拆成6人组,课单价提升40%,老师成本下降50%。
技术门槛:题库标签≥200万条,否则算法推荐就是伪智能。
4. 知识付费+训练营
代表企业:得到、三节课。
盈利逻辑:先用99元录播课做入口,再转化1999元21天训练营。
关键动作:打卡返现+助教督学,完课率每提升10%,复购率可提升7%。
5. 硬件捆绑内容
代表企业:作业帮学习笔、网易有道词典笔。
盈利逻辑:硬件一次性赚毛利,后续靠内容订阅和耗材续费。
数据:一支词典笔硬件毛利30%,但激活用户后续每年在词库、听力会员上再花120元,LTV翻三倍。
三、获客与盈利如何闭环?
1. 用盈利模型反推选品
自问:如果只能做一门课,选哪个?
自答:选续报周期≥6个月且毛利率≥60%的品类,例如少儿英语启蒙、成人Python。
2. 用数据打通前后端
步骤:
- 投放端埋点:记录每条素材带来的用户后续完课率。
- 教学端反馈:完课率<50%的班级,下一期直接砍掉对应素材。
- 财务端核算:把渠道ROI与班级毛利率做交叉透视,找到黄金组合。
3. 私域反哺公域
实操:
- 在社群发起学习打卡挑战,用户生成内容(UGC)二次剪辑后回流抖音,形成自来水流量。
- 把高活跃学员升级为分销合伙人,分佣比例15%–25%,既降低CAC又提升LTV。
四、未来三年的机会点
1. 下沉市场本地化内容
三四线城市家长对“北京名师”不敏感,更信任本地教研。谁能把省卷真题拆成短视频,谁就能抢到空白流量。
2. 职业教育“证书+就业”闭环
政策红利:人社部推动“互联网营销师”“碳排放管理师”新职业。课程打包考证+简历优化+企业内推,客单价可做到5999元。
3. 混合现实(MR)教室
技术拐点:苹果Vision Pro量产,教育场景从“看屏幕”升级到“做实验”。物理、化学、医学培训先受益,溢价空间30%以上。
互联网教育企业想要活得久,必须把获客效率与盈利模型拧成一股绳:前端用内容换信任,后端用数据换利润,中间用技术换规模。谁先跑通,谁就拿到下一轮融资的船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