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新网编辑 23 0

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行业运行报告显示,当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908亿元,同比增长13.6%,占行业总保费的6.4%。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也标志着线上化已成为保险业不可忽视的增长引擎。

2020年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为什么2020年互联网保险突然爆发?

疫情是催化剂,却不是唯一推手。三大因素叠加,才造就了2908亿元的规模:

  • 线下触点骤减:传统代理人面对面展业受阻,保险公司被迫把产品搬到线上。
  • 用户心智迁移:健康焦虑+居家隔离,消费者主动搜索“百万医疗”“隔离险”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激增215%
  • 监管窗口期:银保监会在年初临时放宽互联网人身险备案条件,审批周期从60天缩短至7天。

二、2908亿元背后,谁在瓜分市场?

1. 渠道结构:第三方平台占绝对主导

官方数据显示,第三方网络平台贡献保费1987亿元,占比68.3%;保险公司自营官网仅921亿元。原因有三:

  1. 流量洼地:支付宝、微信月活用户均超过7亿,天然降低获客成本。
  2. 比价心智:用户习惯在第三方平台横向对比价格与责任,自营官网缺乏比价场景。
  3. 技术外包:中小险企缺乏自建系统能力,直接对接蚂蚁保险、微保等SaaS平台更划算。

2. 险种结构:健康险一骑绝尘

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1158亿元,占线上总保费39.8%,增速高达58.8%。细分来看:

  • 百万医疗险:单款“好医保”年销量破3000万份,件均保费286元
  • 城市惠民保:上线城市从年初的10个暴增至年末的117个,参保人数超4000万

三、互联网保险真的赚钱吗?

表面风光,实则分化。头部平台综合费用率28%,中小平台却高达45%。盈利差距来自:

  • 流量议价权:支付宝对头部险企收取技术服务费3%,对中小险企则8%起跳。
  • 理赔风控:头部平台接入医保数据,自动核赔率92%;中小平台仍以人工审核为主,单笔理赔成本高出4倍

四、2020年留下的三大未解难题

1. 数据孤岛怎么破?

保险公司掌握保单数据,平台掌握行为数据,医院掌握诊疗数据,三者标准不一,导致30%的理赔案件需要人工补材料。2020年,银保监会牵头建立“保险健康数据共享平台”,但接入机构不足20家

2020年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低价策略能持续多久?

“首月1元”的百万医疗险,实际续保率仅42%。监管层已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的通知》,要求明确“不保证续保”提示,预计2021年此类产品规模将缩水30%

3. 线下代理人会被取代吗?

不会。互联网保险件均保费482元,仅为线下1/8。高净值客户仍依赖代理人提供税务筹划家族信托等复杂服务。2020年,头部险企反而加大代理人招募,平安寿险代理人规模回升至105万


五、2021年三大确定性趋势

  • 长险线上化:监管试点互联网专属重疾险,预计贡献增量500亿元
  • 场景碎片化:退货运费险、账户安全险等小额险种将嵌入200+生活场景。
  • 服务闭环化:头部平台开始自建互联网医院,实现“问诊-购药-理赔”一站式体验。

六、给从业者的三点实战建议

1. 选赛道比选产品更重要:健康险进入红海,可关注宠物险、齿科险等年增速>100%的细分品类。

2. 用内容降低信任成本:短视频科普“重疾险病种定义”,转化率比硬广高3倍

3. 布局私域流量:企业微信+社群运营,续保率可提升25个百分点

2020年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908亿元只是序章。当Z世代成为购险主力,互联网保险的终局或许不是颠覆,而是用技术把复杂保险变简单,把低频需求变高频互动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