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移动互联网取名如此关键?
在应用商店里,**前十个字符**决定用户是否继续浏览;在社媒分享时,**两秒内**读不完的名字就被滑走。移动互联网时代,名字=流量入口,也是品牌资产的第一笔投资。

取名前先回答的五个自问自答
- 我的核心场景是?
答:外卖场景=“快”,社交场景=“熟”,工具场景=“省”。 - 目标用户怎样口头传播?
答:90后说“打个车”,不说“使用网约车服务”。 - 竞品名字最大弱点?
答:同类记账App都叫“XX记”,**同质化严重**。 - 名字能否注册商标?
答:提前在**商标局官网**做近似查询,避免驳回。 - 是否预留国际化空间?
答:拼音缩写如“PDD”海外用户无法发音,需另起英文名。
六大实用技巧拆解
技巧一:动词+名词组合,降低认知成本
典型代表:**剪映**(剪+映像)、**飞书**(飞+书信)。
自问:为什么不用“映剪”或“书飞”?
自答:汉语动宾结构更顺口,**动词在前**直接传递功能。
技巧二:数字锚定记忆点
案例:
- **58同城**(数字谐音“我发”)
- **51Talk**(我要Talk)
自问:数字会不会显得廉价?
自答:只要数字与业务**强关联**,反而形成条件反射。
技巧三:叠词制造亲切感
观察:
- **拼多多**
- **货拉拉**
自问:叠词是否只适合下沉市场?
自答:一二线用户同样对**重复音节**产生好感,心理学称为“婴儿语效应”。
技巧四:谐音梗要可控
正面示范:**Keep**(“坚持”谐音+英文简洁)。
反面教材:**快鸟**(谐音“快尿”引发歧义)。
自问:如何测试谐音风险?
自答:把名字读给**三位非行业朋友**听,记录第一反应。
技巧五:Emoji式缩写慎用
案例:**B612**(小行星编号,拍照App)。
风险:
- 搜索时需切换数字键盘,**流失率提升12%**
- 语音搜索无法识别“B六一二”
自问:何时可以用字母数字?
自答:当目标用户**高度垂直**且教育成本低,如二次元圈层。

技巧六:预留SEO关键词
操作:
1. 用**5118**或**Google Keyword Planner**拉出行业长尾词
2. 将**核心词**嵌入名字,如“考研帮”“作业帮”
自问:名字太长怎么办?
自答:主品牌+副标题形式,App Store副标题可**覆盖关键词**。
避坑清单:五个常见误区
- 生僻字:𬀩、彧等字导致无法输入,直接损失自然搜索量。
- 中英文混排:如“快乐Happy”在语音识别时易被拆成两段。
- 文化冲突:出海产品“Pony”在法语区有“小马”俚语含义。
- 过度追求短:单字母“X”无法注册商标,且搜索淹没在特斯拉Model X中。
- 忽略域名:名字确定后才发现**.com**被抢注,被迫加“app”后缀。
实战流程:从0到1的取名步骤
- 脑暴:3人小组,每人写50个词,禁止批评。
- 筛选:用Excel打分(发音/含义/商标/域名),**低于60分淘汰**。
- 灰度测试:在朋友圈投放投票,**100票以上**才进入下一轮。
- 商标+域名双查:同步在**中国商标网**与**Namecheap**检索。
- ASO预演:将候选名填入App Store关键词字段,观察搜索排名波动。
未来趋势:声音优先时代的取名
随着**语音交互**占比超过30%,名字需要: - **避免多音字**:“行”读háng还是xíng? - **节奏短促**:2~3个音节最佳,如“叮咚”。 - **可拼写**:用户说“我要用那个L开头的记账软件”,能否被Siri正确识别?
附:快速自检表
| 维度 | 通过标准 | 自测结果(√/×) |
|---|---|---|
| 朗读三遍是否拗口 | 0卡顿 | |
| 微信搜索是否唯一 | 前3条出现 | |
| 商标45类是否全过 | 核心3类通过 | |
| 英文缩写是否尴尬 | 无歧义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