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研究_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

新网编辑 33 0

风口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在变化?

“风口”一词最早由雷军提出,原意是顺势而为。在互联网产业里,它指代需求、技术、资本、政策四力交汇的短暂窗口期。窗口期平均只有18—24个月,错过就进入红海。

互联网产业研究_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提前发现风口的信号?

1. 政策信号:从“鼓励”到“强制”

  • 补贴阶段:政府用财政资金撬动市场,如早期新能源汽车地补。
  • 标准阶段:出台行业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如国六排放标准。
  • 强制阶段:立法倒逼,如欧盟《数字市场法》对平台经济的限制。

2. 资本信号:从天使轮到Pre-IPO的迁移

观察头部基金的动向比看媒体更有效。红杉、高瓴、源码在2023年Q4同时加注了可控核聚变早期项目,说明该赛道已越过“科幻”阶段。


如何验证一个风口是否值得All in?

需求验证:用“十倍速”思维

问自己:新技术是否让成本下降十倍效率提升十倍

  • 短视频让视频创作成本从专业团队+百万设备降到一部手机
  • ChatGPT让文案产出时间从2小时降到2分钟

技术验证:看“Gartner曲线”位置

处于“泡沫破裂低谷期”的技术反而更安全,因为投机者已离场。2023年的Web3正处于此阶段,而生成式AI刚越过“期望膨胀期”。

商业验证:用“付费意愿>成本”公式

计算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获客成本(CAC)的比值,>3才值得规模化。以SaaS为例,Notion的LTV/CAC≈8,而多数AI绘图工具<1.5。


如何低成本切入风口?

轻资产模型:做“卖水人”而非“淘金者”

角色案例优势
工具提供商Midjourney的Discord机器人无需自建流量池
数据服务商Scale AI为自动驾驶标注数据按量付费,现金流健康
培训/社群知识星球“AI破局俱乐部”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杠杆资源:用“生态位”思维

与其和大厂正面竞争,不如嵌入其生态。例如:

互联网产业研究_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微信小程序服务商,依托微信12亿DAU。
  • 抖音小程序开发者,享受中心化流量分发

如何制定退出策略?

并购退出:卖给“缺能力”而非“缺钱”的巨头

2023年Adobe 200亿美元收购Figma失败,暴露了巨头对“协作设计”能力的焦虑。判断标准:

  1. 目标公司产品线缺口与你的赛道100%重叠
  2. 对方自研失败过(如Meta的加密货币Diem项目)。

上市退出:选择“流动性溢价”最高的市场

同一家公司,在纳斯达克的市盈率可能是港股的2—3倍。2024年新规后,北交所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盈利要求放宽,或成新选择。


2024—2026年可能出现的三大风口预测

1. 空间计算(AR/VR的下一站)

苹果Vision Pro已解决眩晕感交互延迟两大痛点,2025年若降价至2000美元以下,将触发换机潮

2. 产业大模型(从通用到垂直)

医疗、法律、金融等高壁垒行业的大模型将出现“赢家通吃”。关键壁垒是私有数据而非算法。

3. 碳账户(个人碳交易的Token化)

欧盟CBAM(碳边境税)2026年全面实施,倒逼中国推出个人碳交易平台,蚂蚁森林已积累6亿用户的碳减排数据。


最后的问题:普通人如何参与?

答案:用“最小可行单元”试错。例如:

  • 花99元买ChatGPT Plus,做AI简历优化服务。
  • 用Midjourney接电商海报私活,测试付费意愿。
  • 在知识星球开设“如何用AI写行业报告”专栏,验证内容付费。

风口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抓住它的唯一方法,是永远站在转移的路径上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