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需要战略屋
- **对齐语言**:避免“战略在天上飞,执行在地上爬”的断层。 - **压缩决策周期**:把季度目标拆成周节奏,用数据验证假设。 - **降低试错成本**:把资源集中在“北极星指标”上,砍掉伪需求。 ---战略屋的六层结构拆解
### 1. 屋顶:愿景与使命 **愿景**回答“十年后我们想成为什么”,**使命**回答“今天为什么存在”。 例如:Shein 的愿景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时尚之美”,使命是“用技术重塑供应链效率”。 ### 2. 横梁:北极星指标 唯一可衡量长期价值的指标。 - 抖音:日活跃创作者数 - 美团外卖:用户月度下单频次 - 飞书:企业组织内消息留存率 ### 3. 支柱:三到五年的关键战役 每根支柱必须满足 **SMART** 原则: - 具体(Specific) - 可衡量(Measurable) - 可实现(Achievable) - 相关(Relevant) - 有时限(Time-bound) 例如:美团“到店+到家”双轮驱动战役,用三年把本地生活渗透率从 12% 提升到 35%。 ### 4. 墙体:年度必赢之战 把支柱拆成 3~5 场“必赢之战”,每场战役再拆成 OKR。 - 字节跳动 2021 年必赢之战: 1. 抖音电商 GMV 破万亿 2. 飞书付费企业数翻三倍 3. 海外 TikTok 广告收入占比 30% ### 5. 地基:核心能力与资源 - **技术**:推荐算法、A/B 测试平台 - **组织**:中台化、数据 BP 制度 - **资本**:战投部提前锁定上下游 ### 6. 地基下的土壤:文化价值观 字节跳动用“始终创业”防止组织官僚化;美团用“苦练基本功”对抗规模带来的熵增。 ---如何落地战略屋:七步闭环法
### Step1 共创工作坊 高层、中层、骨干一起用便利贴把“愿景→战役→资源”贴满一整面墙,48 小时内完成第一版。 ### Step2 数据回测 把过去三年的用户行为、财务、人力数据输入模型,验证北极星指标与收入的相关性系数是否 >0.7。 ### Step3 资源再分配 砍掉 ROI 低于 1.5 的项目,把预算集中到战役级项目。 例如:某在线教育公司砍掉“成人英语”,把 200 名产研投入“少儿 AI 互动课”。 ### Step4 节奏表 把年度目标拆成 52 周,每周用“三报一会”跟踪: - 周一报目标 - 周三报进度 - 周五报风险 - 周六上午 30 分钟战役复盘会 ### Step5 双轮验证 - **用户验证**:灰度实验 DAU ≥ 5% 且留存提升 ≥ 10% 才全量 - **商业验证**:单用户边际贡献 ≥ 0 才追加预算 ### Step6 组织迭代 每季度做一次“人才盘点”,把最能打的人放到战役主将位置;同步淘汰掉 N-1 层“战略翻译官”。 ### Step7 文化复盘 战役结束后 24 小时内开“裸心会”,用“五个为什么”挖出文化漏洞,写进下一版战略屋。 ---常见误区与破解方案
- **误区1:把战略屋当成 PPT 模板** 破解:强制每月用 1:1 沙盘推演,用真实数据更新。 - **误区2:北极星指标过多** 破解:用“指标冲突矩阵”只留下一个核心指标,其余降级为监控指标。 - **误区3:战役之间资源打架** 破解:建立“资源仲裁委员会”,由 CFO、CTO、HRD 三人小组 24 小时内拍板。 ---实战案例:一家 SaaS 公司如何用战略屋起死回生
背景:A 轮 SaaS 公司,ARR 5000 万,增长停滞。 - **屋顶**:五年内成为“中国版 Salesforce”。 - **北极星指标**:付费企业续约率 ≥ 90%。 - **支柱战役**: 1. 行业化:聚焦零售连锁,单行业市占率 30%。 2. 生态化:开放 API,第三方插件收入占比 20%。 - **必赢之战 2024**: - Q1 完成零售头部 50 家 POC - Q2 上线插件市场 1.0 - Q3 续约率提升到 85% - **资源再分配**:裁掉 30% 通用销售,新增 50 名行业顾问。 - **结果**:8 个月后 ARR 翻倍,续约率 91%,成功拿到 B 轮 3 亿元融资。 ---如何衡量战略屋成功
- **财务维度**:收入增速 > 行业平均 1.5 倍 - **用户维度**:北极星指标连续 4 个季度环比提升 - **组织维度**:关键岗位离职率 < 5% - **文化维度**:内部匿名调研“是否清楚公司未来一年最重要的事”认同度 > 80% ---下一步行动清单
1. 本周内召集核心高管,用 4 小时完成第一版战略屋共创。 2. 把北极星指标写进下周 OKR,并让全员可见。 3. 建立“周度战役看板”,用飞书多维表格自动拉取数据。 4. 30 天后召开第一次复盘会,更新战略屋 2.0 版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