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_网民规模突破7亿意味着什么

新网编辑 42 0

网民规模突破7亿,这个数字背后隐藏了什么?

2016年1月,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超过53.2%。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互联网市场,也意味着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_网民规模突破7亿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移动互联网如何重塑用户行为?

1. 手机网民占比高达90.1%

报告披露,手机网民规模6.95亿,占整体网民的90.1%。
自问:为什么手机成为第一入口?
自答:因为4G网络覆盖扩大+千元智能机普及,让“随时在线”成为现实。

2. 场景碎片化催生三大新习惯

  • 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增长210%,快手、秒拍崛起。
  • 移动支付用户规模4.4亿,线下扫码支付渗透率38.6%。
  • O2O到家服务订单量年增256%,外卖、家政、美甲成为高频场景。

电商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1. 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4万亿

2016年全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9%
自问:增速为何放缓?
自答:因为一二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增量主要来自农村电商跨境电商

2. 农村网民网购增速达41%

农村网民规模1.91亿,其中网购用户占比63%,增速远超城镇。三大推手:

  1. 阿里“千县万村”京东“3F战略”下沉渠道。
  2. 邮政与四通一达把快递网点铺到乡镇。
  3. 微信社群拼团降低获客成本。

在线内容产业的三大风口

1. 直播:用户规模3.25亿

2016被称为“直播元年”,秀场、游戏、电商三足鼎立。
自问:直播靠什么变现?
自答:打赏+广告+电商导流,头部主播月入百万已成常态。

2. 知识付费:市场规模38亿

得到、知乎Live、喜马拉雅FM等平台崛起,付费用户增长率102%
核心逻辑:中产焦虑+碎片化学习

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_网民规模突破7亿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网络文学:IP改编价值放大

阅文集团上市前夕,《鬼吹灯》《琅琊榜》等IP影视化带动全产业链变现。


企业如何抓住7亿网民红利?

1. 流量下沉:从五环内到五环外

案例:拼多多通过微信拼团+低价爆款,18个月斩获1亿用户,70%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2. 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

利用用户画像+实时推荐,今日头条DAU突破7800万,人均日启动次数9.2次

3. 私域流量池建设

企业微信、微信群、小程序成为低成本复购通道,完美日记通过3000个社群年销30亿。


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趋势

趋势一:5G商用将重塑视频生态
预计2020年5G正式商用,4K/8K超高清直播、VR购物将成为新场景。

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_网民规模突破7亿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趋势二: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
算法将更懂用户,“千人千面”从电商扩展到资讯、教育、医疗

趋势三: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B2B平台迎来第二春。


写在最后:7亿网民之后,拼什么?

当人口红利见顶,拼的是留存、拼的是复购、拼的是数据资产。谁能把7亿网民变成终身用户,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