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能源省市名单速览
目前官方文件与行业白皮书共同确认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广州)、江苏(苏州、南京)、浙江(杭州、宁波)、山东(青岛、济南)、四川(成都)、福建(厦门)、湖北(武汉)、陕西(西安)、河北(雄安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被同时列入国家能源局与工信部“双试点”,政策与资金倾斜力度最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这些省市能率先入选?
自问:政策、产业、技术、场景四大维度如何打分?
自答:
- 政策密度:北京、上海拥有国家级实验室与碳交易中心,地方立法速度快;
- 产业厚度:江苏光伏装机量全国第一,广东储能产业链完整度超;
- 技术深度:浙江阿里云、杭州城市大脑提供实时算力;
- 场景广度:山东港口+化工场景、四川水电+数据中心场景,负荷侧资源极其丰富。
如何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五步闭环拆解
1. 顶层架构:一张图读懂“源网荷储”协同
省市级平台必须先把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储能、可调负荷、充电桩五类资源数字化。北京经验:以“1个城市级能源大脑+N个园区子站”模式,把数据颗粒度压缩到15分钟级。
---2. 数字底座:边缘计算+区块链双轮驱动
江苏苏州工业园的做法值得借鉴:
- 在变电站侧布设边缘网关,实现毫秒级功率预测;
- 用区块链存证绿电交易,确保每一度可追溯、可核证;
- 打通国网、南网、增量配网三套数据模型,解决“信息孤岛”。
3. 商业模式:三种盈利闭环已跑通
自问:政府、电网、用户谁买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答:
- 需求响应补贴:上海每年拿出亿元级资金,按削峰千瓦数补贴;
- 虚拟电厂电价差:广东聚合商通过峰谷价差+容量补偿,IRR可达;
- 碳资产变现:浙江把分布式光伏的CCER打包卖给出口型企业,一度电额外增收分钱。
4. 关键技术:三大卡脖子环节突破路线
| 环节 | 瓶颈 | 省市攻关方案 |
|---|---|---|
| 高精度预测 | 多云天气光伏功率偏差大 | 四川联合清华建立“高原气象-功率”耦合模型,误差降至 |
| 秒级控制 | 储能PCS响应慢 | 深圳比亚迪推出碳化硅器件,切换时间<50ms |
| 数据安全 | 工控协议私有 | 西安交大研发“白盒”加密模组,通过国密测评 |
5. 落地路径:从园区到城市的三级跳
第一步:选1-2个高耗能园区做微网示范,验证经济模型;
第二步:把园区级平台升级为区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接入公共建筑、地铁、5G基站;
第三步:市级平台与电力交易中心、碳交易中心打通,实现全域资源优化。
未来三年时间表:省市级路线图曝光
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 2024:所有示范省市完成“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编制;
- 2025: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达到全社会最大负荷的5%;
- 2026:分布式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比例不低于20%,绿电交易电量翻两番。
企业如何抓住窗口期?
自问:中小公司没资金、没牌照怎么办?
自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轻资产切入:做负荷聚合软件,按每千瓦年服务费收取;
- 场景捆绑:与冷链物流、数据中心签订“电费托管”协议,锁定十年现金流;
- 政策套利:关注各省能源局“揭榜挂帅”项目,最高补贴可达总投资的30%。
只要踩准政策节拍、选对技术路线,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万亿赛道才刚刚开闸。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