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医疗器械有哪些?一张清单看懂科室必备
走进任何一家口腔诊所,从接待台到治疗椅,目之所及几乎都是器械。它们到底分几类?先给出一张“**科室级清单**”,再逐条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诊断类:口镜、探针、牙周探针、数字化口内扫描仪、CBCT
- 治疗类:高速手机、低速手机、超声洁牙机、光固化机、电刀、根管马达
- 辅助类:橡皮障套装、吸唾管、开口器、比色板、咬合纸
- 感控类:高温高压灭菌器、封口机、化学指示卡、超声波清洗机
- 技工类:石膏修整机、真空搅拌机、烤瓷炉、3D打印机
二、口腔医疗器械怎么选?五个维度一次说透
1. 看法规:注册证号是“身份证”
国内所有医疗器械必须拥有械字号注册证。选购时先问销售要证号,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真伪。没有注册证,再便宜也不能碰。
2. 看场景:诊所规模决定配置深度
小型门诊优先投资高频使用设备:高速手机、洁牙机、光固化机;大型机构可一步到位上CBCT、口扫、3D打印,形成数字化闭环。
3. 看参数:别被“高配”忽悠
举例:高速手机转速30万转/分足够临床使用,40万转/分只是锦上添花,却贵出一大截。够用即最优。
4. 看售后:保修年限与配件价格写进合同
光固化机灯头寿命约1000小时,更换一次动辄上千元。提前谈好配件折扣与响应时效,避免后期被动。
5. 看预算:分期与租赁降低现金流压力
CBCT一次性投入30万+,可选厂商金融方案:首付三成,余款24期免息;或采用租赁模式,每月不到万元即可上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进口品牌一定优于国产吗?
A:不一定。国产高端洁牙机已能做到振幅稳定、手柄轻、噪音低,价格仅为进口一半。关键看注册证、临床评价和真实口碑。
Q:二手器械能不能买?
A:法规允许,但需满足剩余寿命≥5年、能提供原始注册证、灭菌记录完整三大条件。否则风险远大于节省的成本。
Q:诊所刚开业,先买哪三样?
A:高速手机+洁牙机+光固化机,覆盖80%基础治疗项目,回本周期最短。
四、采购流程拆解:从立项到验收的七步
- 需求清单:医生、护士、感控人员三方共同拟定
- 预算审批:按设备生命周期3-5年摊销
- 供应商比选:至少三家,要求提供注册证、彩页、用户名单
- 现场试用:重点体验噪音、震动、握持感
- 合同签订:明确保修期、培训次数、违约条款
- 安装验收:工程师、医生、设备科三方签字
- 建档管理:注册证、说明书、维保记录统一编号入档
五、避坑指南:90%新手会踩的四个雷
- 只看价格忽视耗材:某品牌洁牙机主机便宜,但换工作尖价格是市场三倍,两年下来反而更贵。
- 忽略电压匹配:进口设备110V需另配变压器,增加故障点。
- 培训走过场:光固化机不同波段对应不同树脂,厂商培训不到位,医生凭经验操作,导致固化不全。
- 感控设备滞后:先买治疗机后补灭菌器,结果器械周转不过来,患者等待时间拉长,口碑下滑。
六、未来趋势:数字化与AI如何重塑采购决策
口内扫描仪+AI设计软件+3D打印的椅旁即刻修复正在普及,诊所采购逻辑从“单机思维”转向“系统思维”。
云维保也悄然兴起:设备运行数据实时上传,厂商远程预警故障,减少停机损失。
七、一句话记住核心
选口腔医疗器械,先问注册证,再算全周期成本,最后把售后写进合同,永远不会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