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网民到底有多少人?
根据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中国体育内容月活用户已达5.47亿,占整体网民的49.8%。这意味着每两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在过去一个月里看过体育资讯、直播或短视频。

哪些平台贡献了最大流量?
1.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
- 抖音体育垂类月活:3.2亿
- 快手体育内容日均播放:14亿次
2. 长视频平台: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
- 腾讯体育NBA总决赛单场直播峰值:6800万
- 爱奇艺体育英超新赛季首月DAU:1200万
3. 社区与工具:虎扑、Keep
- 虎扑日发帖量:38万条
- Keep月活:4100万,其中60%参与过线上赛事
用户画像:谁在刷体育?
QuestMobile给出的核心标签:
- 性别:男性占63%,女性增速更快,年增27%
- 年龄:24-35岁占48%,Z世代(≤24岁)占29%
- 城市:一线+新一线占41%,下沉市场贡献55%新增
体育用户增长的三驾马车
1. 大赛红利
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咪咕视频体育频道DAU环比暴涨312%;2023杭州亚运会,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200亿。
2. 健身日常化
疫情后,Keep、悦跑圈等App把“宅健身”变成习惯。Keep数据显示,2023年人均每月训练次数达到8.7次,比2020年增长46%。
3. 电竞入亚
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决赛,B站直播间峰值人气破3.5亿,带动大量非传统体育用户首次进入体育内容池。
未来三年,增量空间在哪?
下沉市场:还有2亿潜在用户
三线及以下城市体育内容渗透率仅36%,远低于一二线的58%。随着5G覆盖与低价流量套餐普及,预计2026年将新增1.2-1.5亿体育用户。

女性经济:未被充分挖掘的金矿
女性体育用户年复合增长率27%,远超男性的11%。瑜伽、普拉提、女子马拉松、女排、女篮成为拉新利器。
银发族:60后也开始“云看球”
抖音数据显示,50岁以上体育内容消费时长年增65%,象棋、广场舞教学、乒乓球赛事是三大抓手。
品牌如何抓住这波流量?
1. 内容策略:从“看”到“玩”
过去品牌只做贴片广告,现在需要让用户参与。例如安踏在抖音发起“要疯篮球挑战”,话题播放26亿次,直接带动电商转化提升38%。
2. 渠道组合:短视频+私域
- 短视频做声量:15秒剧情+球星二创
- 私域做留存:企业微信社群+小程序赛事竞猜
3. 技术赋能:AIGC降低生产成本
利用AI生成赛事集锦、球星表情包,单条内容制作成本从3000元降到300元,日更频率提升5倍。
常见疑问快答
Q:体育用户付费意愿高吗?
A:腾讯体育会员渗透率12%,爱奇艺体育9%,但单场付费(PPV)模式在拳击、UFC等高净值赛事中ARPPU可达80元。

Q:短视频会不会冲击长视频版权?
A:短期会分流,长期看短视频成为导流入口。咪咕与抖音合作的世界杯二创,为咪咕App带来新增下载2100万。
Q:品牌如何衡量体育营销ROI?
A:核心指标从曝光转向“互动率+电商转化率”。李宁×CBA联名款在抖音直播间互动率18.7%,支付ROI 1:4.2。
结语:5.47亿只是起点
当体育内容从“赛事”扩展到“生活方式”,当AI剪辑、VR直播、虚拟偶像解说成为标配,2026年中国体育网民有望突破7亿。谁能提前布局下沉市场、女性群体与银发经济,谁就能吃到下一波流量红利。
评论列表